马琳负于朱世赫 陆元盛疾呼:“削球”其实不落后 |
![](/images/bj00.gif) |
![](/images/bj00.gif) |
2003年5月25日17:10
金羊网-羊城晚报
|
![](/images/bj00.gif) |
本报巴黎今晨专电 特派记者 吴广崖报道:“谁说削球打法已经落后了?这打法不是挺有生命力的嘛。”昨天,当中国选手马琳败在了韩国削球手朱世赫拍下后,中国队副总教练陆元盛对本报记者说了这么一番话。
同是削球型打法的陆元盛说,过去有一种说法,认为削球型的打法被动,已经落后了,要被淘汰。为此,国内练削球打法的运动员是少之又少。现在看来,这种看法有偏差。他认为,任何打法只要能不断创新,就会有生命力,削球型打法亦然。他说,削球打法这次之所以在男单比赛中闯进4强,打出一番新天地,与乒乓球改为大球后有关。他说,球变大后,速度和旋转均减弱了,更利于防守。而削球手在加强了原有的削球能力后,技术也更多元化,其中包括进攻技术。韩国选手朱世赫便是这方面的代表。另外,由于大家都忽视了削球打法的威胁性,没有对此打法进行针对性训练,也是使得这种打法优势一下子凸现出来的关键。
陆元盛说,历史的经验值得借鉴。我们只有坚持在打法上百花齐放,才能在世界乒坛里长盛不衰。
上图:朱世赫一削,马琳没辙。 (新华社照片)
|
|
|
![](/images/bj00.gi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