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网资料:冠军实力越来越坚挺 |
 |
 |
2003年5月22日15:03
搜狐体育
|
 |
罗兰·加洛斯的红土最适合那些拥有细腻的滑步、超人的耐心、跑不死的体力的年轻人,1989年的张德培、1990年的库里埃、1997年的库尔滕夺冠时都没超过20岁。制造“一满贯奇迹”
红土场非常擅长制造“一满贯奇迹”,这其中最有名的当然是1989年的张德培了。历数法网自1989年以来的冠军——张德培、戈麦斯、库里埃、布鲁格拉、穆斯特、卡费尔尼科夫、库尔滕、莫亚、阿加西和科斯塔,1998年以前,除了库里埃之外,他们之中无人拿过年终冠军。另外,这些法网冠军中,只有库里埃和阿加西获得过其他大满贯赛事的冠军。
虽然法网冠军经常只得过一个大满贯赛事冠军,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实力一般,事实上,他们之所以在另外3个大满贯比赛中未能折桂,是因为他们基本上都是纯正的红土选手(张德培与卡费尔尼科夫向全面型转变前也是红土专家)。不过,自1995年以来,法网冠军的实力越来越坚挺,他们都至少在当年排过世界第一,而且1999年和2000年的冠军阿加西和库尔滕还是年终第一。底线派的制胜法宝
红土是底线选手的最佳角斗场,不过,要想获得冠军还需要:侧重上旋击球;在接发球时率先发起进攻;而且一发要更讲究旋转。在硬地和草地上,经常看到在底线近乎直线运行的发力击球,但是在红土场,上旋击球可以更效地将对手逼出场外,因为对手需要在接近肩膀的高度回球,即无法借力。由于红土场会缓冲球的力量、降低球速,因此最好的办法是在接第一时间发球时就率先发动进攻。和发球上网的选手相比,底线派的二发是薄弱环节,对手一般会借机击出压迫性的回球,或是削切,然后快速来到网前。对此,底线选手往往选择一发时更多地采用大力平击方法应付,但这样很耗体力,更聪明的做法是增加一发的旋转。上网派的生存法则
在硬地和草地,发球上网的选手都会在二发时通过控制球的旋转和落点在第一时间回到网前。然而由于红土场瓦解了球速,底线选手通过远离底线战术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时间,在接发球时直接打出穿越和带有强烈进攻的回球,这样网前选手即使能截击,底线选手也可以在下一拍完成穿越,扭转劣势。因此,网前选手最好的应对方法是在二发时采取保守态度,改为在进攻中随机上网,再寻战机。另外,网前选手的看家法宝——单手反拍削切,在红土场不会像在硬地和草地那样奏效,所以选手们不应依赖削切战术,而是争取脚步上到位,寻求主动的进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