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抵京 迎接场面超级火爆(组图) |
|
|
2003年11月17日02:30
京华时报
|
|
|
无数镜头对准冯坤(左一)。本报记者 赵勇 摄
杨昊与周苏红
赵蕊蕊
冯坤、杨昊和刘亚男 本报讯(记者刘旭辉)昨天下午,首都机场的贵宾大厅里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屋里屋外人满为患,他们是来自祖国各地的记者,操着各式各样的方言,谈论着一个话题———世界冠军中国女排就要回来了。一声令下女兵列队
大约16点30分的时候,一队高大的女兵列队来到了首都机场贵宾厅,率领她们的正是总政文体局局长、20年前叱咤排坛的名将陈招娣。当这群“高妹兵”落座后,记者和她们攀谈起来,才知道这队女兵是八一女排二队的队员。聊起了世界杯上的中国女排,这群大约十五、六岁的孩子敞开了话匣子,一个说:“我们一边看一边敲桌子大叫,这些场比赛看得过瘾极了。队内比赛的时候我们还赢过赵蕊蕊她们,不过只是一局。”旁边一个身高1.9米的女孩儿插口说:“我就是要把赵蕊蕊当作偶像,我和她住对门,很方便学习。”
正说着,外边有人高喊:“他们来了!”随着陈招娣一声令下,女兵们整齐地在贵宾厅外列队。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在新闻媒体的簇拥下走进了大厅,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难以抑制的笑容。一道赦令记者蜂拥
贵宾厅内的记者多得令人咋舌,大家都想采访女排的教练和队员,互相拥挤着。当排协办公室主任左志勇宣布“现在大家可以自由采访了”,如同久居牢笼的野兽重获自由,一屋子记者蜂拥而上,呼啸而来,冲向坐在沙发上的女排姑娘们。面前的挡板早就飞到了一边,连姑娘们跟前的茶几上面也站上了人。
为了完成采访任务,记者们也都迫不及待,有两家电视台同时冲到了周苏红面前,一边问:“周苏红,你觉得这次世界杯中国队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另一边问:“周苏红,咱们明年在雅典的目标是什么?”周苏红一下子被问呆了,不知先回答谁才好。陈忠和那边刚刚站起身就被重重包围,他只能边说边向门口“蠕动”。
大约经过了一刻钟的“肉搏战”,摆脱“纠缠”的中国女排终于得以脱身,迅速地跑上大巴飞驰而去。
据悉,中国女排将在北京休整到19日,然后就地解散回各地方队参加联赛。众志成城再创佳绩
徐利(代表团团长):中国女排不具备冠军的绝对实力,但我们具备力争夺取冠军的实力,这次表现很不错,但真正的考验在明年的奥运会上。
陈忠和:我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信心。其实我最担心的就是第一场与巴西队的比赛,很高兴队员们在首局大比分失利后,能够很快调整好心态,赢得了胜利。
冯坤:在前方我们感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尤其是在困难的时候我们所有的运动员牢记着这是祖国荣誉和女排精神,这使我们充满了勇气,任何困难都无法阻挡我们。
周苏红:我们夺取了冠军,但真正的考验还没来临,这次俄罗斯队没能参赛,不管是什么原因,但她们毕竟是一支强队。我想明年的奥运会我们必须要做更充分的准备。
赵蕊蕊:我觉得我们队伍的凝聚力很强,在任何时候我都能感到队友在身边支持着我,我想作为一名副攻手我会进一步地完善自己,争取成为世界上最好的攻手。
陈静:作为替补队员,我们就是要做好陪练,成为主力阵容的假想敌。只有我们这个假想敌越强,主力阵容在赛前的训练才越有效,准备也更有针对性。一句话,当好铺路石。我在国家队的时间也不会很长了,希望能在明年夺取奥运金牌后圆满结束运动生涯。
张娜:第一次作为主力参加大赛,感觉自己的表现还不错,我的特点是比赛中比较容易兴奋,但还是在一些场合显得很毛躁,应该在联赛中继续雕琢自己。本报记者刘旭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