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联赛又到收官阶段,球员转会大潮也开始“蠢蠢欲动”,俱乐部、球员及至新闻媒体又将转会作为主攻对象。不过,与人们想象有差距的是,人们关注的转会热门球员并不见得成为最终转会的人物,许多人是被造势风潮席卷的,一些球员甚至以此自抬身价,欲在来年获得一个好合同,而真正被蒙蔽的是广大的球迷。 在联赛即将结束的时候,俱乐部便开始谋略来年的“盘子”,这无可厚非。过去,大部分俱乐部主要目标是将联赛进行到底后再谋略来年,但总是错过车,于是不得不先下手为强,将联赛和来年准备两手同时抓,一些俱乐部甚至在年中就开始下手了。如云南红塔,近几年都是在年中便与主教练大戚签来年合同,以至于今年这项工作延至目前仍未开始,便立即有大戚明年将离开云南的“说法”。于是大戚、红塔俱乐部甚至红塔集团负责人不得不面临象祥林嫂一样的命运,或气愤地批驳谣言,或无可奉告,总之得从头说到尾,无可奈何地将这事搞热了。 在圈里人眼中,俱乐部为了向老板汇报,拉出了“需求名单”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已经行之多年,只是近几年曝光多一些罢了,当然更不是什么错事,教练也好,球员也罢,有许多完全是异想天开或满足于过嘴隐,问题是这个单子一经曝光,哪怕是一个小的细节被人知道,不仅可能适得其反,同时也会收到各方面的骚扰,所以现在俱乐部和球员非常有默契,已经成为“地下工作者”,不接近俱乐部核心圈或是与球员不交心的人不可能获得准确的消息,只能人云亦云。 球员为了自己的生路和气顺,谋求转会同样无可厚非,事实上目前可以分成“精神转会”和实际转会两种情况。“精神转会”多少表现出“会哭的孩子有奶喝”的意味。这些人往往是转会造势的主体,他们可能谋求“御用记者”的合作,造就欲走信息,在别人求证时摆出模凌两可之势,或谋求物质利益,获得诸如提高薪水的好合同;或不甘寂寞,欲体现虚无缥缈的所谓自身价值,成为新闻人物,以便求得心理满足;或是为了引起俱乐部和教练重视,来年谋求主力位置等等,虽然这些现象主观上谈不上什么错误,但客观上却起到了搅浑水的作用。“精神转会”的球员是被俱乐部嗤之以鼻的,一些人还为此付出了代价,但大多数人还是“安全上岸”了。 真正的实际转会球员绝对不希望媒体的配合,往往以“暂时保密”为条件与有意的俱乐部秘密商谈,行“地下工作者”之实。在转会方面,俱乐部和球员配合相当默契,他们真正做到了“神不知鬼不觉”。当然,“精神转会”和实际转会球员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这样的先例很多。 许多球迷不解的是,为什么到了转会报名的“大限”临界点时上榜球员突然踊跃,甚至出现井喷现象,到了足协两台传真机都耍不开的程度,这主要是球员与俱乐部谈判进程决定的,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因素;俱乐部故意拖延玩坏的,也有球员玩俱乐部的;有等待诸如工资奖金到位后才采取行动的,也有拖延时间找“中间人”说情的;当然更多的情况是俱乐部和球员始终犹豫造成的,情况复杂。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年的转会潮大多不是以操作开场的,而是从“口水”开始的,一些球员依仗与记者的良好个人关系,无中生有,摆出“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架势,自抬身价,主要目标是试图在与俱乐部谈判中谋得上风,以便获得一个有利于自己的好合同。一些媒体乐于此道,频频在俱乐部和球员之间求证,将一个本来“暗箱操作”的转会情况,掀成汹涌澎湃的浪潮。(搜狐体育专栏作家夏智强)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