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甲A已走过了十年。十年甲A,有过欢乐,有过泪水,有过憧憬,有过失望。如今,在中超渐近的脚步声中,甲A徐徐落下了帷幕。我们究竟该如何评价十年甲A的功与过、是与非? 专业变职业 陈奕迅在《十年》中唱道:“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十年之前,中国足球不知道“职业化”三个字的含义,直到1992年6月,“足球是可以赚钱的”这句话犹如一声惊雷,在红山口会议上炸响。从此,中国足球开始摆脱“专业队”的束缚,迈入了“职业化”的轨道。 首先,职业化为足球彻底奠定了中国第一运动的地位。十年之前,即便是全盛时期的辽宁队打比赛,看台上最多也只有稀稀拉拉千余人。1994年后,职业足球引入了俱乐部的概念,涌现出以范志毅为首的第一批甲A英雄,拼抢激烈的比赛让球迷眼前一亮。首轮6场比赛吸引了15万观众,职业足球联赛一炮走红。 观念的转变,是足球职业化的另一个结果。从以7.5万元人民币转会的姜峰到120万美元租来的奎瓦斯,体现的是俱乐部引援观念的改变;大投入带来大回报,是俱乐部经营观念的改变。投资近亿元购买内外援,是早先很多俱乐部做梦也不敢想的事情,但申花俱乐部用冠军证明了“大手笔”的价值。这些巨额交易,反映出整个中国足球观念的改变,就是从“旱涝保收”的专业队体制,跨入“适者生存”的市场竞争模式。 假球与拜金2001年之后,足球甲A的字典里多了两个词汇:“假球”和“黑哨”。在中央电视台、新浪网等媒体联合进行的末代甲A网上调查中,有超过五成的甲A比赛的可信度受到球迷质疑。十年甲A,最终出现这样一个尴尬局面,让人痛心不已。 “甲B五鼠”、“龚建平”、“渝沈之战”……这些名词深深刺痛了球迷。职业化的甲A带来了巨大的金钱效应,随之而来的也有部分球员和裁判的道德沦丧。小到个别队员赌球放水,大到集体打假球,加上拿了黑心钱的裁判在一旁煽风点火,球迷已经不知道哪场比赛是真,哪场比赛是假。辛辛苦苦掏钱来为球队助威,结果却被耍得找不到北,球迷怎能不心寒? 假球与黑哨的动机无非是“钱”,而这个字眼又刺中了球迷心中的另一个痛:甲A十年,球员的收入直线上升,可他们的球技为什么一直不见长?按时下的标准,一位甲A球队的主力球员赢下一场关键比赛后,能拿到5万元左右的奖金,这已相当于一名普通白领一年的收入。即便拿着高薪,我们的一些球员还觉不够,甚至为了年薪不满百万而大闹基地,整个甲A弥漫着拜金的味道。这种氛围,严重阻碍了中国足球水平的提高,也让甲A迷失了方向。 一旦陷入黑暗,人们总是会寻找光明。十年甲A曲终人散,现在人们又有了新的期待:中超。 换汤或换药 中超的大旗迎风招展,让人无限遐想,给人无限希望。但是,如果明年开始的中超要让中国足球有个“脱胎换骨”的变化,就必须“换汤也换药”。 十年甲A,使中国足球从专业化走向职业化,但随着中国市场经济进程的发展,甲A所采用的市场与计划“双轨并行”的体制,渐渐显示出了不足之处。一方面,足协要求各俱乐部以市场为导向,以成绩为衡量俱乐部成败的唯一标准;另一方面,足协又不断颁布各种硬性政策,并且随意更改,比如连续几年甲A只升不降或不升不降。在“联赛为本”已成为各足球强国共识的今天,我们的决策者仍信奉“一切为国字号让路”,颁布某些政策时也缺乏缜密的思考,以至于差点出现重庆力帆靠输球升入中超的丑闻。 十年甲A,用全局的眼光来看,无疑是功大于过,而中超要在甲A的基础上有个飞跃,就必须继续深化改革。如何改革?首先要改变中国足协的身份。 中国足协要求所有进入中超的俱乐部科学管理,完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来运行,那么足协本身的角色,就应该从“发号施令”转换到“宏观调控”。另一方面,如何杜绝假球黑哨,如何真正实现俱乐部产业化经营,如何调整中国球员已经脱离实际的收入,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中超才能避免“新瓶装旧酒”的尴尬,才能为十年甲A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才能为中国足球开创一个充满希望的新时代! 本报记者张玮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