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到科威特也别美--中国足球队抽到“坏签” |
|
|
2003年12月6日12:32
新华网
|
|
|
几乎所有关心中国足球队命运的人都在紧盯车范根和奥寺康彦的手,大多数人希望中国队能抽到一支好签。然而,两位亚洲足坛的前辈还是为中国队抽到了一支“坏签”。
这里的“坏签”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表面上的“好签”可能在某种意义上有百害而无一利,而看上去的“坏签”却有可能是福音。
中国队此次和科威特、马来西亚和中国香港队同组,很多人认为这是个好签。因为科威特队即使是在鼎盛时期中国队也不怵,何况这支近况不佳的球队在不久前的友谊赛中竟被葡萄牙队踢了个8:0,一向“欺软怕硬”的中国队比较克科威特这种球风偏软的队。
避开了令人担忧的卡塔尔和朝鲜队,遇上了马来西亚和中国香港队这样的“弱队”,中国队小组出线基本无忧可能成为大家的共识,这样的签难道不是好签吗?
表面上看的确如此,科威特队近几年的水平下滑得很厉害,上届世界杯甚至连亚洲十强赛都没打进。从过往战绩看,中国队又专克科威特队,胜负的天平已倾向中国队。马来西亚队一定知道中国头球的厉害,中国队凭“高空轰炸”就可能解决问题。中国香港队连“省港杯”都捧不起,又怎能对中国队构成威胁?!
且不论对手是否有我们想像的那样弱,问题的关键在于,在小组赛中顺风顺水就一定是好事吗?只要把眼光再放远一点,我们就会发现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中国队的心理素质一贯较差,如果在大战之前没有遇到任何阻碍的话,到了遭遇日本和韩国这样的强队时,只怕队员们会由于心理上不能适应而坏事。
其次,“慢热型”球队往往能笑到最后,如果中国队在小组赛面对弱旅而踢得过于兴奋,真到了“刺刀见红”的八强赛时可能会出现状态下滑的局面。
反面的例子是韩日世界杯的阿根廷队,预选赛上横扫南美各路对手,可到了决赛圈连小组都出不了线,状态出得太早和战术的过早暴露都是失败的重要原因。而正面的例子则是米卢带领的中国队,十强赛前跌跌撞撞,从一开始不断尝到挫折的滋味,同时也迷惑了后来的对手。结果,十强赛时整支球队的面貌焕然一新,最终杀入世界杯决赛圈。
第三,小组赛碰上弱队会掩盖许多问题,比如说后防线由于对手实力太差而没受到真正的考验,造成不能及时发现隐患,舆论也会在胜利的光环下放松了对球队的批评和监督。
就算对手实力真的很弱,比如科威特队已经不行了的说法成立的话,中国队也没有“足够的资本”来炫耀什么。中国队如轻视对手的话也真是“五十步笑百步”了。
所以,从上述视角不难看出,中国队抽到的是一支“下签”。 新华社记者郑道锦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