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恩执教国足已近一载,期间也打过几场友谊赛,但在真正考验其执教水准的本次东亚四强赛上,国足的表现却只能用“拙劣”二字概括。 尽管尚未到盖棺定论时,但通过本次比赛,哈恩身上似乎已闪现出昔日国足主帅施拉普纳那种志大才疏的印痕,以国足目前的实力和状态,在未来的世界杯预选赛上,重蹈11年前“施家军”的兵败覆辙绝非危言耸听。 历史往往有惊人的巧合,1992年,被视为“救命稻草”的施拉普纳首次亮相的国际A级赛事也是东亚四强赛,在3场比赛中,中国队22平朝鲜队、以02的相同比分不敌宿敌日本队和韩国队,初战失利的阴影让施拉普纳备受猜疑,而一年后的伊比尔德大溃败也就此埋下伏笔。十余年光阴弹指而过,类似的宿命又鬼使神差地落在哈恩头顶,二帅的尴尬境遇何其相似? 对哈恩的指责不仅仅源于几场比赛的胜负得失,更主要的是经历了哈恩长达一年的“雕琢”后,国足整体实力的满面寒怆一无是处! 施拉普纳带队时的中国队与目前哈恩带领的中国队可谓是神貌暗合。而在必须真刀真枪一较短长的关键时分,施拉普纳的嫡系新锐却几乎毫无用武之地,最终支撑国足大梁的依然是吴群立,赵发庆等一班老臣。这与如今哈恩反复筛选,大力改造后的国足迫于无情现实不得已请回郝海东等米卢旧将的情境如出一辙。 一个高举“豹子精神”的猎猎战旗,一个秉承“三从一大”的万能口号,但拨开层层迷雾不难发现,无论是施拉普纳还是哈恩,其实都没有能力给急需在技战术方面提高的国足带来脱胎换骨的可喜变化。哈恩放言的荷兰足球风骨并未有植入国足肌体中,同施拉普纳相仿,目前国足所走的依然是简单冲吊、身体对抗的原始之路,在改造中国队的艰深课题上,施拉普纳和哈恩不约而同地犯了自以为是的类似错误。 首席记者 张松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