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逼围吃了十年 显露中国足球激烈有余精彩不足 |
|
|
2003年12月23日09:03
东方体育日报
|
|
|
作为十年甲A中最有影响力的技术口号,抢逼围的诞生几乎是以一种轰轰烈烈的方式开始的。提出这个口号的根宝在执教当时的国奥队的时候,已经流露出这方面的意思,但他并没有将之付诸理论。执掌申花的教鞭之后,徐根宝针对上海足球重技术、轻作风的特点,明确提出了“抢逼围”的概念。这是十年甲A中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有影响力的技术概念。
1995赛季,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硬朗了许多的上海申花队第一次捧起了甲A联赛的冠军。如果说徐根宝此前的“抢逼围”还只是他个人的行动的话,那么在联赛冠军的背景之下,“抢逼围”成为甲A中最流行的集体战术。中国足球由此显露出激烈有余、精彩不足的特质。
应该说,“抢逼围”战术的诞生有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比如徐根宝教练对中国足球的认识、中国球员的技战术水平以及甲A联赛的发展方向等,但“抢逼围”后来在甲A大行其道却出乎很多人的预料。严格说来,到本赛季为止,“抢逼围”战术的实施程度仍然是决定一支球队成绩的最重要依据之一。这也可以证明,尽管很多人对这个口号并不以为然,但是根宝基于甲A之上的这个口号,恰恰击中了上海足球以及中国足球最薄弱的环节。
除了“抢逼围”,十年甲A也还产生过其他的技战术口号。比如金志扬一直倡导的“小、快、零”;比如俄罗斯人涅波等洋帅提出的“全攻全守”;比如中国足协提出过的“欧洲拉丁派”等等,但这些概念,或者由于缺乏出色的成绩作为辅助,或者由于中国球员的能力限制,无法贯彻到底。总之,诞生在甲A初期的“抢逼围”概念压倒其他口号,成为贯穿十年联赛的主题性风格。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