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规则”一般是指摆在桌面上人人看得见的东西,“潜规则”则是藏在桌子底下见不得光的。但有些时候“潜规则”却往往能够左右事态的发展方向和最终结果,而此时的“元规则”瞧上去多少像是个摆设。 中国足协为中超入门者设立了18条门槛,还有一个险些闹出纰漏的中超成绩捆绑计算办法。不管其是否合理,具不具备实际操作性,但这是中超游戏中的元规则。按照这样一个元规则,重庆力帆虽然使出了故意输球的伎俩,却依然未能挤进中超的大门。正当全国球迷以为力帆正在为明年打好中甲做准备时,力帆当家人尹明善却成功地玩了把“借壳上市”的游戏,用红塔的“壳”让力帆在一夜间从中甲“重返”中超,名正言顺地成为明年中超12家“上市公司”之一。 依照中超的元规则,重庆起码在明年是不可能有中超球队的;但在“潜规则”的帮助下,尹明善、力帆和重庆球迷却在中超元年提前实现了中超梦。中国足协对此的评价是,只要一家企业没有在同一级别联赛中拥有两支球队,“我们无权干涉人家的转让”。这也就是说,中超元规则的制订者已经默许了力帆提前成为中超球队的现实,而这样的评价和默许方式实际上也是足协对于“潜规则”的一向态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轻易插手。 如同各行各业中存在的各色“潜规则”一样,中国足坛也有许许多多的“潜规则”。其中绝不对钱说不,绝不对钻“元规则”漏洞的手法说不,便是“潜规则”中最为重要的一条。从隋波事件、渝沈风波,到公然打造“实德系”,尽管中国足球的“元规则”被一次次地公然践踏,但这丝毫未能阻挡“潜规则”在中国足坛的游戏规则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尹明善曾经是“实德系”最坚决的反对者,他在成功收购红塔后亦表示绝对不会“造系”,会尽快与手中的重庆力帆俱乐部剥离干净。但不管尹明善是否兑现承诺,他的手法足以提醒其他“有志者”,球队成绩好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钻漏洞的智商,有没有大把的钞票。 在利益的驱动下,不少人学会了通融。对于中超规则制订者来说,他们急需一批有烧钱资本、又有烧钱欲望的企业作为中超的经济基础,这是他们制订那18条中超元规则的初衷。对于那些虽不达标,却有强烈烧钱欲望的企业来说,中超游戏中的“潜规则”却可以助他们顺利过关。更为可怕的是,“潜规则”竟然已经可以在中超元规则制订者的眼皮底下大行其道。 力帆收购红塔,湖南青年队买下八一中甲身份,其对中超中甲的影响现在还无法预料。但可以预料的是,中超尚未开场,“潜规则”便已经出手。这也是为什么中超看上去新鲜诱人,却根本无法摆脱甲A阴影的原因之一。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