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photo.sohu.com/2004/01/07/96/Img218079692.jpg) |
马成全指出,把孩子送出国孩子就有所长进是某些家长的错觉 |
两年以前,一群去智利学习踢足球的孩子跨出国门。当时承办方泛美亚公司公布的培训计划是把这些孩子分别安置在智利的各个顶级俱乐部里参加训练,最终参加智利的国内联赛。这样的安排在当时所有足球少年踢球项目中是级别最高的,虽然后来每个孩子平均交了十几万培训费,当时能在足球强国做注册球员仍然有巨大的诱惑力,先后有52个孩子参加了这个项目,被送到了国外。
可是现在,这些足球少年和项目承办人之间发生了纠纷,这是国内关于足球留学事务最大的一起纠纷。这些足球少年现在已经有一半以上回到了国内,其中一些人找到媒体,反映这家公司违约,甚至进行诈骗。
■嘉宾:
中国足协联赛部副主任马成全
该项目与中国足协无关
主持人:这个纠纷的一方,就是这些后来回国的足球少年们对媒体说,他们一开始信任泛美亚公司的原因就是,认为这个项目跟中国足协有关系,那么这件事情跟中国足协到底有没有关系?
马成全:我可以肯定地回答,跟中国足协没有一点关系。为什么?因为第一我们没有跟任何公司和单位签过约,委托它或者授权它代表中国足协去输送国内的球员迁移到国外,也没有答应过任何单位,让它可以代表中国足协去干这件事情。
主持人:您是说从来没有过吗?
马成全:是的。当然了,如果要是说我们前几年跟健力宝公司曾经合作过,送了一批青少年球员到巴西集训,练了几年,这个是中国足协和健力宝公司共同来操作的。除此之外,中国足协没有跟任何国内的公司也好,单位也好,来合办青少年出国培训的这种事情。
主持人:我可以说现在任何一家公司,如果打着中国足协的旗号来做送小孩出国踢球的事项,那全都是在伪造?
马成全:对,可以这么说。
主持人:当时这个新闻发布会后很多的媒体非常明确地就写出,中国足协与这个事件有关,就是与泛美亚公司送小孩出国踢球的事件有关,这些报道都是不实的报道?
马成全:可以这么说。
主持人:主办方为什么一定要打着足协的旗号呢?
马成全:我想它也是为了能够使更多的青少年球员或者是学生家长,对它的公司产生一种信任感,或者是觉得跟中国足协合作的项目应该是非常好的一个项目。这样的话,它很容易来招收一些青少年球员出国进行培训,主要目的我想还是这个。不能说某个人参加了一个新闻发布会,或者是参加了一个活动,就等于是中国足协在给你搞一些合作项目,我想不应该这么认为吧。
主持人:你认为一个人如果出席一些活动的话,他可能只代表自己,并不代表一个机构?
马成全:对。
主持人:但是作为下边观看的人,作为大众普通人来说,怎么能分得清他到底是代表他自己呢,还是代表一个机构呢?
马成全:这个……
主持人:我能通过什么途径去了解?
马成全:首先我觉得如果要是一个公司,或者是一个单位,在招收青少年球员,出国也好,去培训也好,我想首先要了解这个公司的资质情况。它的注册情况,包括你比如说,作为一个足球学校,或者是作为一个足球俱乐部,可以到它当地的教育局或者是教委,到工商部门,甚至到当地的足协去了解它的背景材料,我觉得这个是比较主要的。
主持人:如果有公司再出来表示,它是在做某个事务、某个事项的时候,是和足协合作,或者是它本身就是属于足协来管辖的,来推行这样的事务,我们应该怎么来调查这个实际的情况,我们可以向足协来询问吗?
马成全:可以。球员的家长也好,队员也好,完全可以打电话直接咨询中国足协,是否你们和有些单位有过这些协作或者合同,我们会向这些家长进行介绍的。
主持人:足协会接受任何人的咨询?
马成全:对。而且在这之前,我们已经接到过很多这样的咨询和电话了。
送孩子出国成功率极低
主持人:你怎么看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到国外去踢球?这种急切的程度有时候都到了一个盲目的地步。
马成全:这几年我们也了解了一些情况,就是像这种由中介公司组织球员出去到国外学习的,真正学成归来的,能够进职业队的,或者是能够进不说是职业,能够进职业队梯队的、二三线的都很少很少,甚至没有。所以这种成功率是非常低的。
主持人:如果我是一个怀着足球梦想想出国去踢球的孩子,或者我是这样一个孩子的家长,我该怎么样做才能够实现这条路?
马成全:首先应该跟我们的职业俱乐部,现在职业俱乐部有三十家,来和它们联系。
主持人:在国内没有经过严格的考核,可能我的水平也许偏低的话,我到国外去重新开始,这种可能性大吗?
马成全:现在很多家长好像觉得,把孩子送到国外以后,孩子可以有一个突飞猛进的进步。我觉得这种都是个错觉,实际上有些国外俱乐部训练条件包括我们所了解的,还不如我们国内有些个俱乐部的条件好。
主持人:你是说即使是一些足球很发达的国家?
马成全:是的,如果你这种自己跑出去的,或者是自己跟一些个中介公司出去的,他除了踢球之外,别的可能什么都没有,孩子的教育耽误了,管理教育上不去,小孩的各方面都耽误了。回来以后,球也没踢成,这个小孩等于是给废了。所以我们想这个出国的途径一定要认真地来选择。
受骗小球员再谈违约焦点
■嘉宾
受骗小球员:
刘航鑫(16岁河南)
徐磊(19岁北京)
吴凯(17岁山东)
郭亚民(18岁河南)
刘会来(21岁天津)
★违约焦点之一
地点由智利变为乌拉圭
主持人:你们回国以后接受了很多采访,指出泛美亚公司严重的违约,甚至是进行诈骗。在见你们之前,我们和泛美亚公司通过了电话。泛美亚公司的新闻发言人说,他们现在正在收集证据,有可能以诽谤罪来告你们以及你们的家长,你们敢应诉吗?
徐磊:敢。
主持人:你凭借的是什么?
徐磊:我说的是实话。
主持人:泛美亚公司可以说你们是先违了约,因为你们没有按合同完成两年的培训,而是提前回国了。
郭亚民:我们回国是因为泛美亚公司违约在先,我们违约在后。
主持人:你们签约的地点开始是智利,后来是转到了乌拉圭,实际上这场纠纷首先是因为这个训练地点的改变开始的,是这样的吗?
徐磊:可以这样说。
郭亚民:一开始我们都以为去智利,在我们到北京临上飞机前一天,他们才告诉家长说去乌拉圭,当时家长都不能理解,如果要是去乌拉圭的话,当时机票已经买过,要是改去乌拉圭的话,公司之前应该打电话通知一声,但是公司也没有说。钱也交过了,机票也买了,公司才告诉我们去乌拉圭,当时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去了。
★违约焦点之二
训练比赛质量无法保证
主持人:你们指出泛美亚公司违约的另一个主要的理由就是当初签约的时候,泛美亚公司承诺把你们安排到俱乐部来训练,而且安排你们去参加联赛,但是最后没有履行。但是泛美亚公司给我们发来的声明中这样写:截至2002年4月,球队离开智利前往乌拉圭,在八个月的时间里,孩子们的比赛场次已经达到五十余场,远远高于国内职业球队乃至国家队一年的比赛数量。到了乌拉圭以后,泛美亚公司仍然坚持多打高强度、高水平、高密度比赛的原则,克服种种困难,联系了包括乌拉圭国家少年队在内的众多高水平对手进行比赛,部分比赛泛美亚公司存有录像带的资料。从2002年4月至今,小球员们按照每周一至两场比赛的频率进行了近一百场比赛,其中既有地区联赛,也有全国联赛。这是不是跟你们当初提出的指证是不相符的?
徐磊:不是。我首先想说的是,泛美亚公司合同上说的是,出国以后把我们插到甲级队的梯队里面,这样的话等于是平均一两个中国的球员跟一个队的乌拉圭球员,或者是智利球员,这样来参加比赛。它现在走的形式是五十多个孩子(当时最多的时候是五十多个孩子)分成两个队,由国外教练带,这样跟人家比赛。那我们家给我花这么多钱,我没有这个必要去出国,还是国内的孩子聚在一块儿比赛,而且打什么位置都有,我们总共去了十一个队员,有两个守门员,有七八个前卫,只有一两个后卫。
★违约焦点之三
注册正式球员遥遥无期
主持人:你们还重点提到注册的问题,泛美亚公司在2001年6月给媒体提供的新闻通稿里确实显示:无条件安排球员到俱乐部踢球,作为外籍球员注册到这个国家的足协,现在泛美亚公司正式公布了这11个孩子的名字,声明这11个孩子已经正式被乌拉圭足协注册,代表甲级俱乐部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出席比赛。那可不可以说,注册只是个时间问题,而你们自己是提前跑回来了,你们需要做出新的解释吗?
吴凯:需要。因为当时在我8月2号没回国之前,只有九个人进队,并没有他们所说的十一个人,当时这九个人当中就有我。
主持人:你说进队,就是他们指的进俱乐部注册?
吴凯:没有。只是跟随队伍训练,并没有打过比赛,也没有注册。
主持人:当时他们告诉你,是要准备让你到俱乐部里面做注册球员的吗?
吴凯:对。它说要让我们去打比赛,然而我在那三个月中,一场比赛都没有打,只是平时训练中的对抗赛,并没有和外面某一支球队打过比赛,就是每天跟随队伍训练。
主持人:你怎么能确定,现在这十一个孩子跟你那会儿的情况是一样的呢?
吴凯:因为当时我在的时候,我们这个签证是以旅游探亲去的,如果在那儿要打比赛的话,必须要把旅游签证改成出国踢球的签证。
主持人:这些问题你们在走之前就知道它应该办工作签证?
徐磊:我知道。
主持人:既然你知道这个旅游签证在那个地方是不可能长期居留,为什么最后还是肯答应冒这个险?
徐磊:6月29号就是2001年,我跟我爸去参加新闻发布会,那天到场的有赵小雷就是我们公司的老板,还有国家队主教练米卢,还有我们的教练胡里奥,还有智利驻中国大使馆的文化参赞,然后还有中国足协的,但是他的职位我们不知道,还有原来中国一个甲A俱乐部的主教练叫王守业。当时开新闻发布会的时候也来了好多家媒体,因为毕竟它那个上面嘉宾都有自己的名字和牌子嘛,我们一看介绍有足协的人,毕竟国家队的主教练米卢也去了。当天晚上新闻里就放这个节目了,当时家里头把这个顾虑给打消了。
本版文字根据央视《新闻夜话》整理,该节目于今天中午12点35分重播。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