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体育讯 搜狐体育评论员舒桂林: 红塔、中远等国企相继从足球领域退出,力帆、健力宝等民企急不可待地接手,进入2004年,中国足球正在由“国营时代”向“民营时代”全面过渡。表面看来,这似乎是一种进步,因为可以减少国有资产的流失,但其实,一切都未发生变化,民企介入足球,无非也是为了攫取利益——争取各种优惠政策、争取贷款、争取减免税……一言以蔽之,就是隐性腐败,“民营足球”与“国营足球”的本质是完全一样的。 其实,只要机制正常,只要足球具备造血功能,只要足球能够创造效益,国企、民企都可以介入足球,甚至拥有一定财力的个人,也完全可以投资足球。单纯地将国企拒绝在足球的大门之外,将是典型的一种投资歧视。在一个健康的社会,任何企业、任何个人应该都有权利投资足球,这才是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 然而,中国足球非但没有造血功能,反而成为了隐性腐败的温床。国企投入足球,更多的是出于洗钱的需要。大量的国有资产,在流动过程中,被少数拥有决定权的官员、俱乐部的领导、球队的教练及球员等等一层一层划分,进而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形成了一个互相勾结的链条。从这个意义出发,国资委出台有关强制性的条令,要求国有资产退出足球,也属于不得已为之。至少,杜绝了隐性腐败的一种通道。 按理说,国企退出之后,以中国足球目前的大环境,负责任的民营不可能接手,许多俱乐部只能眼睁睁垮掉。现在的事实却是:少数像实德、健力宝、力帆这样打着民营旗号的寡头,却争先恐后地接手、进入、造系。原因何在?其实很简单:有了足球这个工具,他们就可以拼命地扩大贷款、向当地政府伸手要钱要地,要各种各样的优惠政策——在足球领域尽可以亏空,但他们在其它领域获得的利益,远远大于足球上的亏空。 所谓的民营足球,比起国营企业,其隐性腐败行为更加不那么引人注意,更加隐蔽,也更加复杂。不熟知其中情况的外人,是很难作出准确判断的。其间包含着种种令人眼花缭乱的资产运作行为,一些虚假繁荣现象,甚至会令人们产生错觉,误以为民营足球代表着希望,代表着方向。 民企全方位的介入,有可能会使得中国足球的资本迷宫变得更加复杂,也加大了种种变数。当民企的资金一旦断裂,其所属的足球俱乐部就可能一个个破产,假如不幸降临到“某某系”的头上,则使得中国足球面临着崩盘的危机。 所以,国企退出,民企挺进,无法使得人们对中国足球更为乐观。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