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人看来,阿里·汉钦点的国家队阵容远非中国足球的最佳阵容,仅李霄鹏、祁宏这两位技战术素养颇高且年富力强的中场大将的落选,就足以成为质疑他用人思路的罪状。但不幸的是,离世界杯外围赛小组赛只有一个多月时,他似乎还未从上任后频频失利所交的学费中悟出什么,在他的头脑中似乎还存在关于中国足球认识上的盲点。看起来,他的主力阵容已基本定型,而这套阵容、这种战术思路并不能让人放心。 与米卢一样,阿里·汉组建国家队的最初也是乱点鸳鸯谱,以至于新国脚极其泛滥,由于对中国足球的陌生,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意外。但米卢是一个应变能力很强的教练,在率领那些一夜成名的国脚接连碰壁后,他马上便和当时如日中天的大连帮和好,等到十强赛时,中国队基本上已经云集了国内最好的球员。米卢的另一优势是他有充裕的时间来走弯路,不像阿里·汉,还没找到中国足球的节奏,世界杯外围赛便要提前打响了。 其实,人们对现役国脚提出质疑,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现役国家队基本上由1977年左右出生的中生代球员组成,这批球员曾被舆论定性为“垮掉的一代”,他们在绝对实力上和郝海东、范志毅那代人有不少差距。米卢执教时赶上了郝、范等人状态尚在时的尾巴,而阿里·汉的运气要差远了,在球员基础上,他手里的牌远不如当初的米卢。 更为不利的是,阿里·汉属于那种学院派的教练,而且又来自足球哲学特立独行的荷兰,荷兰的足球人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轻易不会改变自己的想法,而在中国足球的环境中打拼,外籍教练的适应能力有时候远远比业务能力更为重要。米卢能在中国成功,和他江湖游医般的特质密不可分,他可以凭借临场应变的功夫闪展腾挪,屡屡化险为夷。在这方面,阿里·汉就是一个大外行,和当年的霍顿一样,阿里·汉总想以欧洲化的足球理念来改造中国队,当年霍顿“死”得很惨,估计阿里·汉的命运也不会好到哪儿去。贺晓龙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