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想回去打球啊!”右臂仍然缠着绷带的闫森一提起自己的伤就急巴巴的。 在中国乒乓球男队的厦门冬训营里,这位奥运会双打冠军继续品味着职业生涯中的最大挫折:“遭罪啊,训练苦点累点都没什么,可是这个……” 受江苏省体育局的指派、专程赶来照顾闫森的江苏省队队医方岩竣告诉记者,闫森因车祸而意外受伤的右臂将在18日再进行一次检查。而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虽然伤势正在好转,但痊愈至少还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这短短的一个月对于闫森来说太漫长了。从现在到雅典奥运会的报名截止日还有50来天的时间,而闫森每每想到这儿就心急如焚:“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多希望朝雅典奔的时间能走得慢一点,给我恢复身体的时间能走得快一点啊!” 为了在伤势痊愈后能早一天恢复状态,闫森每天花在恢复训练上的时间都远远多于队友们正常训练的时间。从早上的跑圈,到下午乒乓球台前的多球训练、器械室内的身体训练,再到晚上的“加班加点”,闫森敢说自己是全体队员中睡得最晚的一个。 “施之皓指导叫我继续练腰腹、脚腕、右臂和左手的力量。”刚刚蹬了半个小时的“自行车”,套着“独袖”T恤的闫森,一边掀着被汗浸透的前襟一边平静地介绍着晚上的训练计划。他说:“年纪不小了,如果报名能赶上,我当然希望在奥运会上再创辉煌。今年8月16日,是我的29岁生日,要是能拿奥运会金牌给自己当礼物那该多珍贵呀。” 尽管受伤,闫森和王励勤一矮一高、一左一右、一直板一横板的优化组合仍然是人们心目中双打的最佳搭配。面对这份厚望,闫森丝毫不敢懈怠。他说,这次受伤让他更了解了世事多变,也更懂得了珍惜。 有了这份感悟,谁说闫森不能因祸得福?新华社记者张寒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