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马之战打响了2004年国字号球队备战世界大赛的第一枪,可惜这猴年第一枪打得不算漂亮,不客气地说,这场比赛很沉闷很乏味。在多员主力大将没有随军出战又劳师远征的客队面前,中国队前期海南集训的成果没有得到体现,出征世界杯预选赛的必胜气势也没能得到展示。仅仅就这一场比赛而言,人们看不到汉家军有多大的上升空间,而在总体上,汉家军还是一支在大框架方面尚待重构,小细节方面亟须磨合的草创之师,尽管时间已被蹉跎了一年多。 由于SARS的不期而至,也由于福特宝公司的低劣运作,去年汉家军的运行情况很不理想,全年只打了区区9场比赛,其中真正具有实战价值的又只有对哥斯达黎加、韩国和日本3场,这对一支誓夺世界杯出线权的球队来说,简直是种讽刺。更令人沮丧的是,4期集训虎头蛇尾,可怜的几场热身赛则表现糟糕,9战2胜2平5负,进8球丢12球,而在那3场试金石意义的比赛中,汉家军3战皆墨,进0球丢5球。 这样的球队显然难堪大任,或许是意识到了理想与现实间的巨大差距,去年年底,从足协到汉本人都进行了“危机总动员”。阎世铎亲自责令福特宝公司不惜代价为国字号球队创造良好的备战条件,并对国家队教练组进行了重大改组,这让人想起了2001年十强赛前,领队李晓光突然离职和沈祥福紧急“空降”米家军担任中方教练组组长的一幕。与此同时,国家队和国奥队都加快了用更富有朝气的新人取代某些暮气沉沉的明星球员的调整步伐,更进行了挑战人类生理极限的魔鬼训练。 这样的宏观运筹应该说很强硬,可是,足球上的事更多地取决于足球本身而不是人事游戏,取决于训练和备战的科学性与效率而不是盲目的苦练。恰恰在这方面,汉家军存在着似乎谁也无能为力的软肋,比如,进球难,在关键比赛和对强队时进球更难,业已成为困扰从米家军到汉家军两届中国队的头号难题。曾经,郝海东和杨晨被称为中国队锋线的梦幻组合,但梦幻了两年多,这对组合一直处在梦中。此后,郝海东与李毅、郝海东与张玉宁,这些看上去挺美的搭配在国家队的酱缸里一个比一个平庸,与他们各自在联赛及亚洲俱乐部赛事中的神勇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让人对阿里·汉的战术和能力产生了重大的怀疑。 从中马之战的实战中看,获得最佳球员称号的郝海东的状态,包括体能没有任何问题,几次突破传球相当有威胁,队友也基本包抄到位了,却都未能形成绝杀。究其原因,国家队以及国奥队看起来勤练不辍,但有实战价值的训练却练得太少。比如郝海东沿边线或肋部快速突破后切入大小禁区底部,然后倒三角回传的技术是其一大招牌菜,在联赛中王鹏、邹捷等人多次得益于郝海东的这一绝技而轻松得分,但中马之战,当郝海东再度施展这一绝活时,包抄的队友都去抢前点,令郝董只能徒叹息。 据此判断,在海南集训时,汉家军根本没有演练过这些套路。或者说,阿里·汉召入并很器重郝海东,却没有围绕他制定和演练相应的战术打法,而仅仅把他当作一个能进球的射手,结果在丧失了合适土壤的氛围中,郝海东成了一名徒有射手其表却长期不射门不得分的摆设。郝海东如此,在不久前举行的超霸杯上有神乎其神表现的徐云龙等很多国脚也不例外。显然,同样来自欧洲的阿里·汉有点像刻板的霍顿而不是老江湖米卢,是一名喜欢用先进的战术去套球员,而不是根据球员与对手特点灵活制定战术打法的教练。 中国国家队对韩日国家队的表现比实德队对韩日俱乐部队要逊色很多,大部分国脚在国家队的表现也远远不如其在俱乐部的表现,这清楚地说明国家队的训练指导思想和战术打法存在着根本性的问题。或许,只有深入到这一层面,才能破解国家队和国奥队的现状、前景与中国足球在亚洲的实力地位严重不相称的困局。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