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的裁判太吝啬了!”亚足联技术代表郭家明“忿忿”的,六天比赛,五张绿牌在这位亚足联技术代表的眼里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他尤其念念不忘:“第一场比赛有电视转播,这么好的机会应该出示一下,多好的宣传机会……”在他一再坚持,反复沟通下,在比赛第五天,也就是1月29日一下出现了五张绿牌,可是在昨天的三场比赛中,绿牌又消失了踪影。 “关于绿牌问题,现在看来主要是裁判不适应。”亚足联协调官默哈迈德·巴斯尔如是说:“场上很多机会都可以出示绿牌,可裁判们一点反应都没有,看来他们还是不适应这个‘新东西’。”毫无疑问,他也是绿牌“多多益善”的支持者。 郭家明介绍说,绿牌制度最早是受日本的“绿牌教育模式”启发。在日本一些学校和家庭,当孩子有优异表现时就给一张绿牌,当绿牌累积到一定数量,就兑现成礼物。亚足联曾依靠日本足协进行尝试,可是日本确定出的标准,绿牌却变成了“警告”的意思,让亚足联大失所望。而这次2004年“瀛通杯”亚足联U14少年足球赛给了他们尝试绿牌制的一次良机。 目前球场上偏重于胜负,对球员体育道德缺乏约束,更缺乏鼓励,比如说搀扶对方摔倒的队员、将对方中止比赛处理出界的球交还等。有了绿牌,可以在球场上鼓励“费厄泼赖”的体育精神,是评选“最公平球队”一个很好的参照。 而默哈迈德·巴斯尔认为绿牌不仅对球员有益,也有益于裁判改变一味惩罚的“恶劣形象”,他以昨天韩国和香港一次任意球的判罚为例:“先告诉球员他错在哪里,为什么要判罚他,然后再出示黄牌,我觉得这个裁判就做得很好。”对于鼓励性质的绿牌,他更希望裁判在掏牌时态度温和一些,不要“习惯性”地板着脸。 但不可否认的是,除了裁判的适应,高层次比赛的试行、国际足球界的认可……绿牌制度的推行还需要一个过程,巴斯尔也坦诚地说:“将来会不会出现球员故意‘制造’绿牌?我们又该怎么处理?老实说,我现在还不知道,还需要更多的尝试。” 对于“绿牌”的推广,徐根宝却打起了太极拳:“他们要尝试,总是有道理的,但究竟怎么样,还要以后看。”张晓露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