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篮,要硬要壮不要胖
走进女篮训练馆,可以很容易地找见宫导(宫鲁鸣)和陈导(陈德春),他们几乎是全队高度上的两个极端。一个最高,一个最矮。
多日不见他们,发现两个人都明显地瘦了许多。而当我将这一“发现”告诉二人时,二人异口同声“谢谢!”宫导还拍着自己平坦的肚子说:“这儿还是有点鼓。”
记得女篮曾有三“胖”:“大胖、小胖”据说是富导称呼两个队员的,谐试之外是催促她们加强锻炼,减去多余脂肪。而那时,有队员也悄悄告诉我。队中还有“老胖”之称,可以指宫导,也可以指陈导,他们身体的中段——肚子常成为队员窃笑的料子。可如今,已到冬藏之时,两个教练却像经受苦夏。
问宫导是否在刻意不吃晚餐,宫导笑道:“一般是不吃,吃起来不一般。”还是菲菲的话实在到位:“他俩常跟我们一起练。”
的确,训练课上你会常看到高大的陈导“奔驰”在跑步机上,更会常看到小巧的宫导在跑在跳,穿着短袖背心。还在流汗。十多个半米多高的丁字形海绵块,年轻队员跳起来都费劲,可四十有六的宫导蹦起来既轻又高,一气呵成,跳到最后一个时,还滑稽地来个空中横劈叉,引得全场鼓掌。苗立杰叫道:“这是哪来的新队员呀,90年代出生的吧!”列队跨步跳时,宫导健步如飞,几大步就赶上了比自己高出20多公分的大中锋陈楠,那一高一矮紧紧相随,认真习练的场景,让人看了捧腹,总觉得像是大小姐带着小老
弟在“邯郸学步”可队员们却被刺激得士气高涨。
练啊练,宫导他们就这样带着女篮练了四年,练得队员们除了强壮就是瘦硬,没见到一个胖子。可这是否意味队伍已经实力强大了呢?宫导对此摇摇头。他说,这么多年,女篮都在打基本功,队员们的技能体能大大加强,但队员们比赛经验不足,对篮球规律的理解也不深不透,处理球时还显简单,根本谈不上成熟。
带过男篮的宫导一直在为“女队员积极有余,动脑子不足”而苦恼,“做人要老实,打球可不能太老实呀!”尤其是后卫线,合理支配和控制球的意识总是弱项。在这一点上,女篮还要向曾败在自己手下的韩国队学习。因此,面对亚锦要上的老对手韩国队,宫导虽然把目标放在夺冠、保证奥运入场券上,但还是把胜机的估算放在五五开上。他更愿意借这次比赛来增强队员欠缺的篮球意识上。
毕竟意识是最难培养的,需要讲,更需要悟,需要赛,也需要练,一句话用要功夫,而“功夫”既是一种心力的花费,更是一种时间的积累。
为此,宫导他们带领女篮总是在低调中出头露面,却在“私下”里热火朝天地甚至汗流浃背地强壮自我,打造自身。
开课,抬腿摆臂学走步
宫导是主教练,可每日里约有一半时间在给另一个中年教头当助理。该教头一副眼镜,满面笑容。据说宫导作队员时,他已经指导队员了,还留过学,带过不少优秀田径选手出来。1999年,女篮刚建队,宫导就把他请来了。他自称不是篮球专家,却“知道怎么用力发力”,可仅这一项就够女篮队员消受的了。此人就是体能老师王卫星。
女篮第一课,宫导练滑步,王老师教走路。此言一出,全场皆笑:可走了几步之后,王老师一通评点 ,人人都觉汗颜。有人哈着腰,有人外八字。王老师告诉姑娘们:不会走就不会跑,就不会肌肉发力、快速有效地上篮,会走会跑的人“腰杆子当家,躯于用力,臀部那人体最大的肌肉群都会协调美观”,于是女篮姑娘把自己还原到零点,从抬腿走,到弓步走、又到摆臂走“亦步亦趋”,一一学来。
王老师爱说一句话:“篮球队员不应有弱点,上到手指尖,下到脚趾关都要练。”为此,女篮练得很细也很苦。就说练劈叉吧,横劈加竖劈,一个一个过关,劈得姑娘们人下去了,嗓门倒上来了,一片哭爹喊娘声,但笑容可掬的王老师决不宽容,宫导更是有令有先:“谁不过关,就扣谁的训练费!”再看,三人直线上篮跑吧,几个教练韩各守一条边(底)线,队员跑动中不仅要完成变向传接配合,而且要踩上边线,上篮进球,还不能超过36秒。三个来回跑下来,队员们像被拉上了珠峰,无人说出话来,全都弯下腰 ,拉风箱般地喘粗气。
其实,王老师“折腾人”有他的科学依据,人的供能系统有三种:磷酸原、乳酸能和有氧代谢。一英里跑中,第一项约占25%,第二项占50%,第三项约占25%。而我国许多运动队只重视第三项的训练,却忽视比赛中常用的前两项,队员跑到最后就会出现拉风箱的现象。王老师的体能课是三者混合的训练,重在提高队员的“最大撮氧量”,让每个队员有充足的能量储备应付场上各种情况。至于训练量他总能控制在让队员“必须提起脚跟,但脚尖不会离地”的程度。所以,尽管队员在那里大口喘气,躺倒在地,甚至“心律不齐”,他都从容不迫。而女篮在世锦赛、亚运会、大运会上那饱满的体能状态,美国教练对中锋陈楠那“大个头儿,跑得那么标准”之感叹,都与他如此“折腾人”有关系。
当然,王老师的训练也经常充满欢笑,比如做一种放松活动时,王老师要求人人须像“二赖子”,于是全队姑娘手在抖,脚在颤,头在晃,乱发舞动,神态癫狂。王老师满意得直点头:“不错,全队就这个动作做得显标准。”
菲菲,体轻总出秤不准
王老师训练时,总爱找一对队员做排头榜样,隋菲菲大多列在其中。
菲菲很瘦,瘦得让人不免怜香惜玉。尽管她的饭量在队里不是属一也是属二的,可总是不长肉,以至于每次测体重时她都要问周大夫“那秤不准吧”。可菲菲做动作时,分明让人感到她不是在用手脚,而是在用心。
记得过去宫导评价菲菲天资聪明,条件不错,就是有点“骄娇”二气。如今的菲菲在运动场上次实了许多,也成熟了许多。有一回全队跑6个800米,菲菲跑到第四个时,就倒在地上,发生窒息,可稍稍缓过来后,她又无声地跟着下一组跑完最后两个。难怪王老师把她列入体能全面的队员之一呢。难怪亚运会女篮决赛上她能发挥那么出色,也难怪队里把她从队员提为队副,又提为队长。
说起队长,早在济南部队青年队时,菲菲就“官”居其位了。张晓妮(菲菲八一队的队友,曾在国家女篮集训过)清楚地记得,入队那天,就是菲菲队长认真而又热情地带着她去吃饭的。路上张跷妮想家心切,借口上厕所,躲在里面哭起来,菲菲进去苦功半天不奏效,急得叫起来:“张晓妮,求求你啦,我都
快饿死了!”
如今在国家女篮,菲菲不用这么费心了,可队中领东西,做统计,出外定叫醒服务等杂事也不少,事事都要队长们心细心。而菲菲的一大特点就是丢三落四,有次出国比赛,回来的时候她才发现行李少了一样。那里面有两个钱包、一台相机呢!别人以为是机场搞错了行李?菲菲却不好意思地说:“不是,是我随身带的一个小包!”天哪!眼皮底下的包也丢了。不过,当了队长后,菲菲变得细心多了。
其实,菲菲对队友却特别细心。国家队在外训练时,袁靓拉伤了韧带,队医在场边做检查时,宫导要大家继续训练。好不容易挨到可以休息喝水了,只见菲菲一个人拿着饮料走到场边,递给袁靓,接着又背起她去医院拍片。在场者无不交口感叹:“菲菲可真不错啊!”
在治疗室或宿舍里你会看到另一个菲菲:喜静而好学。她会戴上耳机,载上眼镜,边听音乐边看外语。由于出外比赛,她的外语学习总是中断,可一回来她准把它先捡起来。她爱写日记,也爱看日记,心情不好时总拿出来自我观照,自我解脱一番,可她不爱在网上闲逛,有关她这位“女篮美眉”的消息更很少去看,理由是:“看多了就不认识自己了。”
伤病,惆怅远比痛苦多
天色已暗,女篮还在跑600米,宫导盯着队员的脚不停地叮嘱:“脚要踩稳呀!”他怕队员受伤,尤其是大赛前的伤病让他最为头痛,用他的话说“最怕非战斗减员”。
从老将陈鹭芸到小队员路璐,几乎每个女篮队员身上都带着伤病。有的队员一进训练馆大门就半真半假地“哎哟”起来,像怕打针的孩子要进注射室一样。这些队员在地方队都是主力,比赛中被使用得最狠 ,几乎要打满全场,在国家队又要经受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因而长期处于疲劳状态这时哪怕踩上一粒小石子都有可能受伤。
伤病让队员们也感受多多,举个胡晓桃的的例子吧!
带球突破、急停跳投,是晓桃的拿手好技,可在2002年4月的联赛中,她做这个动作时竟扭断了前交叉韧带。她疼得倒在地上大哭,医院把她转来转去,最后转到了北京。消息传到家里,爸爸闷头抽得满屋是烟,妈妈哭了半小时,最后急急来到北京。可他们看到晓桃时,竟发现从小就爱掉眼泪的女儿脸上带的却是笑。
要进手术室了,妈妈看着医生递来的签字单上那一长列需要自负的责任,拉着女儿的手哭得更厉害了:“妈妈真怕一下笔把你给毁了!”可晓桃却很平静,她让大夫给自己打一针安定,她要在手术台上睡一觉。
从受伤那一刻起,晓桃就感到有如“一块石头落了地般的轻松”,因为这下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她好累好累呀!
可舒服了一阵之后,惆怅又来了。女篮去了世锦赛、亚运会,在电视上看着自己那前锋位置上打得异常出色的菲菲、任蕾她们,晓桃又羡慕又遗憾,直怪自己的腿好得慢。幸好身边还有队友叶莉在安慰她。
叶莉前一年就因伤做了手术,时间也是4月。两个“患难病友”常常一起到训练馆一个投篮,一个坐着看。回到宿舍,两人觉得又大闲了,叶莉瞪着两眼看恐怖光盘,晓桃则扭脸一旁吃零食。有一次叶莉猛一回头,吓了一大跳,眼前是另一种恐怖:晓桃长发披遮脸上,没头没脑地在那里大快朵颐……想来还是和姐妹们在训练场上拼拼打打的生活更热烈和丰富呀!
如今,晚桃和叶莉早已回到了训练场,可晓桃现在的心情仍不平静。由于伤病耽搁,她的状态才恢复到七成,因此,尽管别人时常提醒她注意保护自己,可她还是不由自生地拼起命来。
“老爹”,“女儿”多得站两排
月朗星稀之时,是周大夫最忙的时候,他的治疗室也是最热闹的地方,门里门外到处都在喊“老爹”。
2001年队内的春节晚会上,有个节目叫“有奖猜谜”。最后一个谜语是“有位老同志,参加过三次奥运会、五次亚运会、多次世锦赛,每日里从早到晚照顾队员,队员都说比亲爹还要亲,此人是谁?”恨快谜底揭了晓:周大夫。从此,周长庚的大名变得陌生了,可“老爹”的称号却越叫越亮。
一次在广州招待所,菲菲随口叫起“老爹”,服务员们端详了许久之后又惊又羡地对周大夫说:“女儿长得可真像你哟!不过比您高多了,也比您漂亮多了。”又一回全队到医院体检,楼道一片“老爹”声。大夫们奇怪:“到底谁是你女儿?”周大夫笑“全是”大夫们一数:天哪16个?
其实,周大夫只有一个儿子。他的确是把队员们当女儿对待了。“每天早晨,我儿子还在床上做梦时,姑娘们就开始训练了。她们十几岁就离开家,缺少父爱,我当然要好好照看她们了。”
回到八一队的任蕾受伤后要在北京做手术,从外地赶来的爸爸人生地不熟,急得直掉眼泪,任蕾告诉他:“你去找‘老爹’呀!”“老爹”闻听后二话没说,跑医院,找专家,会了三次诊,确定了治疗方案。从昏迷中醒来的任蕾第一眼就看到周大夫,欣喜地叫道“老爹你来了!”“老爹”如释重负:“孩子, 你可睁眼了,我都来了三天啦!”任蕾的爸爸更是感动:“老爹来了,我这个亲爹算是有主心骨了!”
潘巍做手术时“老爹”正随队在云南训练。他把“女儿”交给了老伴。“女儿”昏睡时,老伴在一旁精心照料:八月十五时,老伴提着月饼去医院和“女儿”一块过节;手术后,老伴又提议让“女儿”回家来住。就在此时,在耐克公司的儿子也上了云南,他是给女篮送服装来了。众人无不感叹:“老爹”一家全在为中国女篮服务呀。
53岁的“老爹”默默无闻,可有几个事实令人不能不闻,他是国家队队医中年龄最大的;他代替队员的父母签字手术三十多年,从未出过问题;他几乎每天住在队里,一年三百多天从未休息过。
姑娘们离不开“老爹”,训练饿了,她们喊“老爹”,“老爹”会提来一堆“宠物”食品;田径场上要去方便。她们喊“老爹”老爹提着装有卫生纸的包早就等着她们;挨批受委屈了,她们也喊“老爹”老爹会让她们尽情地哭,尽情地诉,再揣着一肚子熨帖的劝慰平静地出门。
后生,可畏可叹也可爱
每隔一段时间去看女篮,总能发现少了一些熟面孔,多了一些新面孔,正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掐指一算,如今,新女篮的“黄埔一期”生只有陈楠、隋菲菲、陈鹭芸、叶莉、胡晓桃、苗立杰、王玲了,她们已成了国家女篮的骨干,她们也开始像过来人一样称后来者为“小孩儿”了。
看着生龙活虎的“小孩儿”们,陈鹭芸拄着伤腰亦庄亦谐地感叹“老啦”胡晓桃则说:“小孩儿们体能好,不发怵,敢打敢拼,着实是后生可畏。”菲菲干脆来具体的,指着一个黄衫女孩说:“看,那小孩儿就挺有潜力的。”
“那小孩儿”叫路璐,才17岁。
半年前,路璐随国青队路过北京与国家打教学比赛,她属于最后才能上场的队员之一。可次日上午,还在睡梦中的路璐就被教练叫了去:“国家队要调你。”路璐又惊又喜,“一下就醒了”,当天下午就来到国家队。
国家队的生活,让她感触多多。面对体能馆里那林林总总的器械,她感到自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不知手脚往哪儿放,得一个个地看图标,一个个地问老队员。出外比赛和菲菲住在一起了,她又是感慨:“这可是电视上常见的明星呀,她在领奖台上的穿着举止像模特一样,没想到我能和她成队友,住得还这么近。”她憨实,把这感觉—一说给菲菲听。菲菲一笑:“傻小孩!”
“傻小孩”有“傻”福气,队中的姐姐们都格外关照她。盘中之餐剩下一瓜一果时,所有人都住了手,“给小孩儿吃!”还督促道:“赶快吃啊,保不准明天又来小孩儿,没你的份了。”逗弄了某大姐姐之后,她满处躲藏,宫导见状,却“喝令”追来的姐姐们:“别欺负小孩儿啊!”
不过,路璐在训练场上可不次于姐姐们。她上身壮实,下身细长,跑步时,她总处在前列,跳跃时,她的动作常得到教练的掌声,进攻时,她速度速度和力量都不弱。王老师说她“像男孩儿”,宫导则评价她“像个外国人”。
路璐听来就笑:“哪里像外国人,俺是地道的大连人。听听,口音还没改过来呢?”的确,路璐一张口,便是队友称之“海砺子”的大连味,“吃饭”说成“逮饭”,“大约”后面总加个“母”,而且越是在正式场合味越浓。开会时她一念稿,全场都捂嘴发笑,她不得不即时作翻译。与队友没聊多久,对方就抱怨被她带得串了味。她觉不解也不公:队里不少南方姐姐们都操沈阳那“泥鳅”味,为嘛没有反响呀?
路璐认真也本真,上场拼命打,下场拼命地睡。人家还在刷牙呢,她都说起梦话来。在美国比赛时,睡梦中她还在赛场上,夜里踢被大叫起来。第二天被弄得一夜失眠的王玲姐姐“吓唬”她:“睡前别多想,再叫就到阳台上去睡!”路璐点头称是,可身子一沾床又照想照说,天不怕地不怕了。
璐璐属虎,最怕属狗的妈妈。妈妈是警察,管她挺严,纠偏时从不敬礼和商量。(新体育)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