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战拿下来了,我们可以想见这场胜利对阿里·汉的重要性,很多稍微离阿里·汉近一点的球迷包括电视机前的观众,都可以看出汉在郝海东进球前紧张的肢体动作和涨得非常红的脸。现在终于拿下来了,这比3分还重要,阿里·汉赢来了比较宽松的时间和机会。 但如果把过程和结果掰开来看,还是有很多需要总结的地方。中国队非常大的一个特点是:设置肖战波和肇俊哲双后腰战术,前面没有进攻组织者。我们暂时不好盖棺定论阿里·汉的用意。就一场比赛而言,现实效果有让观者不舒服之处。由于为了保险,两个后腰几乎不敢轻举妄动,而前面又没有进攻组织者,导致郝董和张玉宁不得不随时回撤,又影响了最前面的威慑力。虽说这有求稳的道理在,但在科威特连一次有威胁的射门都没有,中国队占尽优势但由于组织不力就是无法破门的情况下,依然不作出调整,似有机械之嫌。 没有进攻组织者导致的窘迫,一方面表现在前后衔接上,另一方面则表现在边路和中间的结合上。阿里·汉此前一直演练边路进攻。但在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乎只有边路机械的突破,到了中间根本就没有有机结合。中国队几次大威胁,几乎都来自于郝董走切线搭桥造成的机会。面对边路打不开通道的长时间窘迫,阿里·汉长时间也拿不出应变之道。 我们还可以举一个例子,可以看出阿里·汉在这场比赛中似乎比较保守和缺乏应变。中国队在60分钟到75分钟之间,是最紧张和无办法的时候。阿里·汉直到最后,才将郑智稍稍地提前组织进攻。但如果早一点这么干,情况可能会有很大不同,事实上,上半场郑智就和郝董有一次搭桥前插配合,堪称萨默尔式的经典。 所以说,虽然最后赢了,阿里·汉获取了时间,但不能掩盖14次射门只进1个的低下成功率,不能掩盖是处于最危险的时候,通过一个偶然进球进了而使天下太平。阿里·汉究竟是保守还是沉得住气我们不能妄断,但还是可以提个建议:中国队应该尽快确立进攻组织者,是不是可以更加开放考核的大门,比如李小鹏、祁宏这些打过世界杯并且现在状态也还不错的球员。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