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世芳随笔:威尔金森=救世主? |
 |
 |
SPORTS.SOHU.COM 2004年3月3日10:57
足球报
|
|
威尔金森就要来了,披着大西洋彼岸落日的余晖,带着足球之乡的气息。这个英足总的官员、前英超球队主教练,就像一匹伏枥的老骥。这匹老骥又将在中国,在上海,在这个中国最有活力的城市里,开始他新的足球生涯。
坊间的评论俏皮而又尖刻。有此一说———威尔金森是来拯救申花的;于是又有另一说———威尔金森不是救世主。
往事并不遥远。翻开去年的足球报道,媒体对申花的评价、指责不绝于耳,哪怕是赢了球以后,也会关切地指出很多问题———中肯,而又切中要害。直至侥幸夺冠以后,还有媒体屡屡提出善意批评,球迷朋友来电或信,各抒己见,力陈积弊。去年联赛结束以后,申花SVA文广足球俱乐部官方网站推出了一项调查,尽管去年球队获得联赛冠军,但球迷们依然冷静地看到了球队的不足和问题。在投票的9741人中,非常满意的不说,而基本满意、希望有所改进以及不满意的占了58.89%。
可见申花球队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并不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吴金贵在上调国家队之前,已经对去年联赛做了总结、反思。但要在一个短时间内解决所有问题,显然是不现实的。
于是,威尔金森来了。威尔金森不是救世主,申花,也不需要拯救。申花需要升华,作为上海这样一个国际大都市里的俱乐部和知名球队,申花只需要名副其实。
威尔金森很喜欢上海,在英国曼彻斯特郊外,在我们有限时间内的交谈中,他不止一次地夸奖上海,他用汉语,说出了上海的别称:沪,申;威尔金森喜欢中国文化,他拿了一本英文版的《孙子兵法》告诉我,这本书他已经读了12年。交谈中,他偶尔会用一两句中国谚语,作为注解。他用笔在纸上写道:
What I hear I forget.我所耳闻的,我将忘记。What I see Iremr.我所看见的,我将牢记。WhatI do I know.我所经历的,我将明了。What I repeatedlyIunderstand.我所反复实践的,我会加深理解。
(英文下的中文为楼世芳所译。编者注)他说,这是几句中国的古训,应该就是我们中国人常说的“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这里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强调训练和比赛是一而再、再而三的不懈努力,然后才能理解比赛,最终获得胜利。
威尔金森不是来拯救申花的(如果申花真的需要“拯救”,也不是哪一个人所能“拯救”的)。他也只不过是个曾经带过英超队伍的普普通通的主教练,这样一想,也许还不至于有太大希望和失望。
一位信奉基督教的朋友曾告诉我,从事任何工作,都不要有太大压力。信徒们排遣压力的办法,是把心中的烦恼,通过祷告,向上帝倾诉。然后,一切都交给上帝安排,心中自然空明、澄彻。
谢谢这位朋友,但我不相信上帝能为我们安排什么。选择足球,就是选择了忍辱负重,就是要学会面对。对个人心智,这是一种修炼;对社会而言,这是一种责任。
于是,我恍然自省,此刻,惟一需要拯救的,倒是那些曾经充满杂念的思绪和尚未彻底堕落的灵魂。
楼世芳
2004年3月2日晚9时于一统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