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体育讯 四年一轮回。国奥又开始冲击奥运的磨难。还是韩国队这个对手,还是先客后主,依然客场失利。现在又加上另一个拦路虎伊朗队,出线难上加难了。连对中国足球了解很深的李章洙也说国奥难出线。在此,人们想到这支国奥队在四年前曾经战胜过现在的韩国国奥队,只不过那时两支球队球员还没长大,叫国青。19岁时,我们这支队可打败韩国19岁的国青队,然而,时过四年,长到23岁时,我们不但蠃不了人家,而且从比赛过程看,技术也不如人家了。怎么中国足球球员老是“小时候胖不是胖”?一长大怎么就不胖了,一长大怎么就技不如人了? 第一次指出中国足球此怪现象的当属韩国球星金铸成(亚洲首先登陆欧洲五大联赛球员)。上世纪80年代,金铸成就说,中国球员马林在十八九岁时,不但在中国突出而且在亚洲也是个技术突出的球员,很注目,然而,过了三五年还是那样子就说不过去了。确实,马林在20岁前,速度快、个人技术好,既有过人也有抢点,真是不可多得的前锋。但一过20岁,其特点就显现不出来,也就一般化了。想到我国在世青赛风头盖过古力特的李华筠也是这样,20岁棒,过了20就退化,早早就结束足球生涯。现国奥的曲波,也是这现象。从个体球员到整体球队,全是这个规律。现国奥队也没走出这个怪圈。 国奥依旧以0比1负于韩国国奥。对于这个结果,中国足协和沈祥福及大多媒体记者,几乎众口一词地说:是心理问题,技术没发挥出来。是这样吗?足协和沈指不愿正视中韩两队技术差距(哪怕是一小步差距)的现实,以在大战前鼓舞士气。然而,凡是踢过校队的球迷就可发现,韩国球员普遍比我们国奥球员技术好,一看人家的传接球,就清楚人家功夫比我们深,再怎么说也没用。为何我们国奥赛场上发挥不好?踢到一定份上的人,在场边一看人家练球,别多了只十几分钟,就知道人家什么水平,比我们高多少。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韩国国奥在逼抢中三脚传球就过中场,足协官员、沈祥福、我们国奥球员能不心知肚明?嘴上说不怕,其实心里清楚,人家技术比我强,想蠃怕输,到了赛场就怯场。这是竞技体育的规律。沈指能不知道韩国球员技术强于我们,知道。还得蠃,就想变阵,出奇兵,战术思想不坚定,81分钟平局,想反击,想捡漏儿,事后,又被批评保守,说白了,主要原因是对自己的实力不自信。导致“小时候胖不是胖”现象是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几位中国足球元老对此现象扼腕,表示,他们在十五六才接触足球,怎么现在年轻球员从小就练,就是对球控制不好呢?速度快的曲波,就是控制不住球,技术怎么练也练不好,沈指的过人怎么教也教不会。说到底,还是在儿童、少年其间基本功没打扎实,到了20岁以后就很难提高了,动作定型了,悟性不够,不但提高不了,还有退步。欧洲青少年球员在20岁以前比我们差的更多,但是,欧洲球员一过20,技术突飞猛进,而我们球员,往往其十八九岁水平是其最高水平。曲波就是个例子。翻开中国足球战绩表,我们的国青队不但战胜过亚洲诸强,连世界强队也打败过,但一过20岁后,技术几乎没任何长进,而人家突飞猛进,到了23岁或成人队,我们已经不“胖”了,成了人见人欺的瘦子。何时中国足球才能走出“小时候胖不是胖”的怪圈?如果我们有实力,到了预选赛前,我们也和韩国一样,临时集训一下,组队后就能打出技战术来,全凭其足球素养、基本功,而不是像现在这批国奥队,经常集训,有三年之久,赛前还是大运动量,苦练技术,但到了赛场还是担惊受怕,心里没底。全是缺少技术惹的祸。(搜狐体育专栏作家 姚永正)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