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究竟是新瓶装旧酒的酸葡萄还是期待中的金苹果,如今很多人都在观望。事实上中国足协把最高等级联赛的符号由“甲A”变换为“中超”,无疑是希望通过参赛队伍的限定以及品牌的升级来创造更大的商业开发空间和利润价值,从而彻底扭转中国足球越来越恶劣的投资环境和经济生存空间。 但事实上,今年中超俱乐部在经营上不比过去容易,用刚刚启动招商工作的力帆俱乐部负责人的话说,他们只有另辟蹊径,用好用活“中超”这个更具商业价值的品牌,才能真正招财进宝,不至于让“中超”成为画饼充饥的符号。 “中超”品牌价值超越“甲A” 不管是对于中国足协还是各个中超俱乐部来说,联赛的真正希望就来自于“中超”这个更具商业价值的品牌。勿庸置疑,中国足协把“甲A”升格为“中超”,通过限定队伍数量,提高入行门槛等手段,无非就是为了制造“物以稀为贵”的环境,从而最大限度的赚取品牌的商业价值。 中国足协的想法是美好的,毕竟当年英格兰足总也是通过类似的行为发掘出联赛的商业价值,“英超”也一举跃升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联赛。事实上中国足协仿效英超的番号改变对于商家来说也是具有吸引力的,从记者得到的反馈信息来看,“中超”相比起前几年的“甲A”来说,对商家更具诱惑力。尤其是外资企业,更是看好中超的潜在升值空间和载体功能。不可否认的是,“中超”在商业品牌挖掘和开发上给各大中超俱乐部创造了比过去更广阔的空间。 福特宝压缩俱乐部空间 中国足协把中超的统一商业开发权交给了新成立的中超开发公司,事实上也就是中国足协旗下的福特宝公司。进入中超后中国足协更在意“统”的作用目的也是为了最大限度减小地区差异,给12家中超俱乐部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但在“统”的痕迹更明显的情况下,“分”自然就大打折扣,换句话说,进入中超后能够由俱乐部运作的空间更小了。比如去年中国足协限定的俱乐部不能招商的范围只有汽车、啤酒、饮料等十余类,但今年在福特宝统一招商后,限定范围增加到21类,像服装、毛纺品、农作物等门类都成为了禁区,无疑很大程度增加了各俱乐部招商的难度。 当然,对各支俱乐部“收成”影响最大的还是在冠名权上。在“甲A”时期,冠名权往往是众家俱乐部重要的收入来源,但中超限定了只能有一个冠名权,以力帆而言,去年在副冠名上进账千余万,今年只能眼睁睁看着这笔钱在兜外跳来跳去。 力帆只能另辟蹊径 力帆面对被压缩后的招商经营空间,只能另辟蹊径。 力帆经营负责人董义晖介绍,他们设想在今年中超主场的球市上推出个性化的套票,购买这样套票的球迷除了看球外,还能享有观看力帆队训练,跟球员共同进餐以及到力帆基地训练等待遇。在招商方面,尽管一线队不能进行副冠名,但力帆把冠名范围开辟到了梯队总冠名上,企业可以通过力帆二队(U19)、三队(U17)、四队(U15)今年将参加至少50场的由中国足协举办的各梯队比赛作为极佳载体。另外力帆还计划在每个主场比赛中场休息时,在球场大型电子显示屏上发布长为5分钟的广告。这些都是力帆最大限度挖掘“中超”价值的地方。董义晖表示,俱乐部如果完全依靠福特宝划分的中超统一经营蛋糕,那肯定是要饿死的。 记者 王印毅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