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7战胜伊朗如释重负 国奥队找回尊严与骄傲 |
|
|
SPORTS.SOHU.COM 2004年3月28日11:08
新快报
|
|
昨夜,武汉体育中心,国奥终于把握住了一次找回骄傲和自豪的机会。尽管通往雅典的希望依旧渺茫,但3∶1的结果至少让队员们找回了男人应有的荣耀和尊严。这一夜,官员、教练、队员、球迷,所有的人都松了口气。
“中国、中国”,五万人的呐喊足以让任何人血液沸腾。
“张耀坤……”、“高明……”、“杜威……”,当这些进球功臣的名字由武汉市体育中心的广播声中播出时,立即迎来了一阵山呼海啸般的响应。从高明攻入第二个球开始,球场内的大多数球迷都“告别”了座位,他们唱着、跳着、兴奋着,中国足球好久没有让人这么高兴过了。
酣畅淋漓,高明第二次脱掉了他的上衣,激情在刹那间点燃,并由杜威推向高潮。烟花在江城上空绽放,激情在今夜释放。激情,我们渴望已久。自从中国队世界杯出线后,激情就开始远离了中国足球,特别是对于本届国奥队来说,失望是惟一的注解。在上周六的中马之战后,国奥队的人气跌至了历史上的最低点。中国的球迷,只有中国的球迷才能再次与中国队站在一起,哪怕他们受到的是怎样严重的伤害,也许是我们所承受的痛苦已经太多了。阎世铎武汉之行的“危机公关”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尽管媒体在过去的一周内都在反思中国足球的症结,但善良的球迷们已重新为国奥队鼓与呼。
上午十时,球迷的声援车队已开始在武汉的马路上行驶。“国奥,我爱你”的横幅悬在车队最前面,一身的红色。热烈的鼓乐,在声援国奥队的同时,也似乎在提醒着武汉的球迷晚上要赶到球场助威。下午三点,已有球迷朝体育场涌去,在记者下榻的酒店不时可以听见那些熟悉的喇叭声响起。
六点钟,记者班车准点发车。汉阳,这个武汉三镇的工业区突然间人流大增,原来15分钟的车程用了近40分钟才完成。前几天训练场边无精打采地兜售球票的“黄牛党”来劲了,他们居然成了球迷们“追星”的对象。
七点钟,球场上座率有五成,到比赛开始时,上座率近九成,大概有五万多的球迷涌入了赛场。一面硕大的国旗在球迷的看台上传递,早早来到球场内的阎世铎和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助理肖天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幕。
武汉,多云转晴,11至18摄氏度,今天是个好天气。左图:photocome/供图 激情,就这样点燃
说实话,天天泡在训练场上,大多数记者对国奥队并不敢抱以太多的希望。
自中马之战后,国奥队的训练场气氛偏凝重,每天的训练更像是例行公事,主教练沈祥福没有了往日的大声叫喊和呵斥,更多的是沉默;球员们的笑容往往是刚绽开就凋谢,仿佛自己都觉得不合时宜似的。
沉默,除了沉默还能有什么呢。
“这是一场非常关键的比赛,我们大家都憋着一股劲,置之死地而后生,我们也不去想那么多,赢球才是硬道理。”赛后张耀坤的一席话非常有代表性,只有取胜才有话语权,足球往往就是这样。
沉默之后爆发的气息,从一开场我们就能够闻到,进攻的大旗在孙祥的第一次成功抢断后就开始挥舞,国奥队显示出了从未有过的信心,即使在第7分钟,徐亮的乌龙球使得中国队一球落后。在落后前,国奥队曾通过中前场的配合取得了两次不错的机会,虽然陆锋未能把握住机会,但机会的出现就是对国奥队进攻的肯定,所以在失球之后,国奥队仍踢得相当冷静。点球来得非常及时,张耀坤顶住压力一蹴而就,双方回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
国奥队的边路进攻是最犀利的武器,王圣,这位大连实德的主力球员迎来了自己的首次出场,他在右边路相当活跃,盘带与下底都给对手制造了不少麻烦,也是上半场中国国奥队的主要进攻点。中国队上半场获得的数个角球都是由他争取到的,也间接带来了中国队的首个入球。
右边路的活跃,吸引了伊朗队的防守重心。中场休息时,客队主教练科汉显然在要求进攻的同时,也强调了这边的防守。国奥队此时表现出了应有的比赛阅读能力,适时地增加了左路的攻势,位置提前的孙祥的进攻能力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下半场25分钟,孙祥左路策动进攻,于涛左路下底传中,中路高明射门,中国队把比分超出。下半场第35分钟,又是孙祥左路传中,杜威头球为中国队锁定了胜局。
两翼齐飞,国奥队依稀有了当年号称“超白金一代”的影子,激情就这样点燃并得到最大的释放。右图:photocome/供图 胜利,为何姗姗来迟
杜威哭了,进球后的杜威哭了,也许只有经历了失败才能更深刻地体会胜利。然而,胜利为何总是姗姗来迟呢?
“进球不仅是为了我个人,也是为了球迷、为了教练、为了全队。这是个新的起点,只要我们团结向上,调节好心态,后面的比赛一定会越打越好。”杜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显得很激动。
心态,又是心态。这是几天来国奥队首次公开承认前面的比赛心态不好。在客场一球不敌韩国本也属正常的,但整支球队的心态却一直不能平静下来,早早地开始对“连环套”的预期,当韩国客场战胜伊朗队后,我们就开始算净胜球了,好像不三球拿下马来西亚就肯定不能出线似的。中马之战前连续三次的封闭训练,徒增了更多的紧张。
置之死地,国奥队连原定的封闭训练都向球迷与媒体敞开大门,当出线几无生机之时,我们才懂得放开手脚。快乐足球,米卢曾给我们做过典范,如今“人走茶凉”,曾为米卢助手的沈祥福在出线足球的压力之下却再也“快乐”不起来了。
善良、固执,是很多熟悉沈祥福的人给他的评价。但三场比赛,三次变阵,却如何能看得出固执二字呢。即使是带了这支球队近五年,沈祥福依然如此犹豫,不得不让我们对他的能力提出质疑。
王圣、孙祥、胡兆军包括孙吉,都不是沈祥福心目中的理想球员,但正是王圣、孙祥和胡兆军为今天的胜利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一支经历近五年磨合的球队,配合之生疏令人难以置信,与球队主力阵容变换不定、沈祥福左右摇摆不定不无关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