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需“心理调节” 久病之后才懂米卢可贵 |
|
|
SPORTS.SOHU.COM 2004年3月29日13:08
成都晚报
|
|
很久以来,国字号球队的心理素质一直就是老生常谈的顽固话题———每逢大赛,上至足协高官,下至替补队员,他们的神经都脆弱得像一碰就碎的蛋壳,就连旁观者都会为其莫名其妙的失态而揪心:从“5·19”到“黑色三分钟”,再到现在国奥的虽生犹死,都很难逃出这个怪圈。我们只能说,中国足球不仅是联赛肌体有病,大脑也有病。
只有米卢时代的国家队是个不一样的特例。尽管这位狡猾的老头遭遇了太多的非议,但回头想来,在中国足球并不算短的历史中,惟独2001年十强赛中那支国家队心理素质过硬,在整个预选赛过程中,他们该赢的都能稳当地赢,甚至该输的也神奇地没有输。对比中国足球太多的失败战例,我们不得不承认米卢的确是一位大师。但遗憾的是,他的成功经验并没有成为中国足球的财富,两年之后国奥队走上了重蹈覆辙的老路,于是便有了2004年“3·20”挥洒在武汉的眼泪。
而3月27日对伊朗的完胜更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我们有实力,为什么就不能自己帮助自己?一定要等死到临头,才爆发出全部的战斗力?
性格决定命运
神奇教练米卢的能量内核是心理调节。正是有了神奇的心理调节,那届国足才走出了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怪圈,让人看到了曾经不敢想象的胜利。
事实上米卢这个人有种很强的性格,他骨子里是不服输的。从资料上看,他在不同国家的不同任期中的训练方式都曾受到质疑,但是他没有妥协过;打比赛,面对过很多强大的对手,也总是体面收场。这是种强者思维的结果,也就是说,不管自己的队伍多么差劲,米卢是不怕的,不仅不怕,还要把不怕传达给队员。这种毫无畏惧的心理实际上接近于“无厘头”,接近于赤膊上阵。
一般来说,不按牌理出牌必然会遭到惩罚,但是我们还总可以看到这么一类人,你明明觉得他在找死,可是他就是能逃离危险。所谓置于死地而后生,历史上那些经典战役,实际上都是这种赌徒思维的结果,比方说项羽破釜沉舟,比方说玻利瓦尔率军翻越安地斯山脉,用一般思维来衡量,都是神经病。这里面就有个性格力量的因素。葛洛夫说偏执者生存,应该说的是竞争极端激烈的环境,米卢对自己的处境看得清楚,所以才敢拿出他的这些做法。说到心理,说到自信,这是个基础———他要用自己的态度影响全队。
米卢最强调的是“以我为主”,处处突出自我的主体地位,就像打网式足球从来不会输,因为规则解释权在他手里;在机场他把黄色的登机牌说成绿色,队员也只能说是绿色,当然米卢不是色盲,打保龄球,打台球……无不如此。相比之下,无论是过去的徐根宝、戚务生还是现在的沈祥福,他们的能力和水平在国内教练中都是佼佼者,但在性格上都有一个致命的弱点:缺乏自信,在关键时刻优柔寡断被外界舆论所左右而改变了自己的立场。他们的失败,从本质来说都是性格悲剧。
语言不是按摩
十强赛的几大经典战例,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中国队能够控制对手。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这里面最重要的原因,应该是米卢在心理调动上的成功。
心理调节最重要的方式是语言,但米卢却很少采取语言的办法。客观地说,米卢本人的语言能力并不强,条理不清晰,跳跃性太强,甚至有很多人说他语无伦次,听后不知所云。他使用的是身体语言和更多的其它手段。现在回忆起采访国家队的种种细节,米卢用自己的表情、行动施展心理调节术的情景数不胜数。
2000年亚洲杯时著名的大字报至今仍让人津津乐道,当时米卢让所有国脚写下打进决赛的10个注意事项,结果第一条就是著名的“态度决定一切”。大字报张贴出来后,所有国脚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后就是老米的“表演”了,他郑重写下“博拉”后,像慷慨激昂的革命者一样高呼这就是我们的誓言!但事实上,这是米卢少有的使用语言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范例,他更多的是用观察和暗示,而不是我们习惯了的动员会。
也许真是我们孤陋寡闻,米卢的很多做法、办法总是离我们思维中的“正道、沧桑、严谨”比较远,看着新鲜、有兴奋感,但在接受时又总是行动上的迟缓者。中国有句老话,叫“随心所欲不逾矩”,说的是境界。米卢在心理鼓动方面的许多表现可以用这句话来形容。而中国教练在这方面明显欠缺———比赛前的准备会一开就是两个多小时,单注意事项就近百条,开完会队员脑袋直发胀,根本记不住要注意什么了。其实强调对手太多了,反而忘记了自己的特点。这届国奥首战打韩国前,反复强调防这个,注意那个……结果就不知道怎样打出自己的风格了。 本报记者潘琪 记者熊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