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这样一幅轻松得近乎性感的画面:
崔成国站在鹤翔莺飞的通程山庄的那道缓坡上,用一根纤细的丝线放飞着一架风筝,这个季节正是丹顶鹤迁徙回来的时候,所以有时候肉眼分不清天际飞舞的究竟是鹤,还是风筝。
金镐坤远远注视着他的背影,天才少年崔成国就一直站在那里放飞着他新买的风筝,也许在放飞他的梦想……直至晚上10时半,风筝早已融入一片夜色之中他才转身离去,经过主教练时他说:“我要把风筝带回韩国。”
与此同时,中国国奥正在开会,开会确认到底是上安琦还是上杨君,讨论到底是血战还是肉搏,讨论一个凝重得让人伤感的战前口号——“让我们一起来承受”。队医说:安琦的韧带拉伤问题不大;沈祥福想:到底我该不该做一个“我这四年”的深度总结?……
只有事情才能改变人,人不能改变事情。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两幅画面像“反转片”一样注定着两种人,两种生活,两种态度的不可调和性。很诡异地在长沙近郊方圆不超过800米的范围内对比着。
不复仇,就崩溃。当我们痛心疾首地发现事情已到了排它性选择时,“5月1日”已成为无可救药的一个时间简史。霍金深刻地说:不在时间里爆发,就在时间里死亡;我们肤浅地说:“要么把韩国人干掉,要么被韩国人干掉。”
13天前,沈祥福从德黑兰飞回来的路上很忧虑地说道:我们很担心……我们已经被判定“物理死亡”了,却正在拒绝“脑死亡”。他设想N种5月1日的战斗过程,但有一种结果很可怕:如果志在提前出线的韩国人上来便疯狂击打中国国奥的防线并告领先,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这帮物质男孩会不会在剩下的比赛时间里崩溃?残忍的是:答案会在明天太阳落山之后便要给出来。
昨天,提出过无数战前口号的中国国奥又迸发出一个口号:“让我们一起来承受,无论结果如何”,这可能是中国国奥最后一个励志版本。战前口号,也可能是最后一道心理防线,它引发出的场景猜想壮烈而可怕,一群志在报仇的人因其沉重而脆弱,因其脆弱而崩溃,万劫不复。
我们和沈祥福一样担心,韩国人很明清风情的风筝画与中国人很自虐的歃血画面毫不相干,但都在追求同样一个战斗目标:全力取胜。梦想的一端是轻逸的风筝,另一端是生冷的复仇,崔成国将带着他的风筝回到祖国,中国国奥将带着仇恨再走26年,这就是5月1日的全背景?
关于“恐韩”,这届国奥更会记住的是3月3日,而不是26年的纠缠。和92年版的郝海东,96年版的张恩华、99年版的李铁一样,在没有能力报仇时,崩溃便成为很合理的选择。
再等一会儿就会出结果,“物理死亡”已成定局,只要保住大脑一根气若游丝的报仇念头便会传承到下一代,再下一代……仇恨成为中国足球活下去的命根子。
崔成国那架风筝,在飘逸中对中国同龄人的复仇制造出一出刺痛眼球的效果,谁看了都想崩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