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体育讯 看一个人,不是看你在成功时如何风光,而是看你在失败时如何面对。这是生活中的一条定律,同样适用于审视中国足球。
国奥队以特殊的方式走完了最后一步,2:1赢了,算是个不错的结果。对比五年前最后一战麦纳麦溃败,沈祥福和弟子们站好了最后一班岗。谁都清楚,这种胜利在竞技角度早就显得毫无意义,但对于生活还要继续的中国足球,对于这些U23岁的年轻人,在经历这场胜利后,会对他们的未来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体育比赛就是这样,结果在诠释着一切。在这次征战奥运会预选赛之前,中国足球刚刚有过2002年世界杯的短暂“辉煌”。中国足球的管理者没有意识到“出线足球”的饮鸠止渴,反而以更强势的出线心态操作着中国足球。当这届国奥队现在成为了历史,我们也可以盖棺定论时,才发觉已是一无所有。也得感谢阎世铎,在忙完女足奥运出线的政绩后,陪着国奥队走过这难堪而又必须的一步,不知道阎世铎能够从国奥之旅中想到什么,日后又能改变点什么。
如果把这场马中之战换成首回合在武汉,又不知道要迎来多少称颂。眼下获胜,因为结局的早早注定,因为媒体的清算国奥,已成为无言的结局。从国奥队解散的这一刻起,这批孩子们就将开始步入国家队视线,我们对他们的观察,不仅是对国奥的人性关注,其中更有中国足球未来命运的折射。
在国奥队战大马之前,韩国队取胜伊朗队。主客场制的比赛,是球队实力的最客观体现,韩国人6战全胜积18分去了雅典,我们仅有7分在手,还比伊朗队少2分。这是国奥队打锄来的位置,与赛前预测大相径庭,心理上的错觉和判断上的失误,都在贻害着中国足球。
严格说来,我们无法对国奥队要求更多,他们的生存环境决定了他们的表现,他们的实际水平决定了他们的成绩。一号核心杜威的非战斗减员,球队内部在输球之后的不和谐音,以及胡兆军有点莫名的动作换来红牌,冥冥中有一种“天意”在左右着什么,从一开始,浮躁就伴随着我们大家,到了最后一战,没有了任何希望,确实只剩下尊严时,我们还没有把这份浮躁彻底摒弃,遗憾。
从场上可以看出,球员们的压力基本上可以说没了,他们在这个90分钟里,踢出的就是自己真实水平,可以战胜像马来西亚这样的球队,可是也没有多少必胜的系数。队员们在为自己和中国足球的未来而战,我们没有看到理想的必胜信念,和涣然一新的精神状态,因为他们不是强者。他们是落后、自大的中国足球圈子里同龄人中优秀的一批,你无法离开这个大环境去看这批球员的。
也许马上他们中间就会有佼佼者进入国家队,也许几年后他们的主体又构成了国家队,也许他们中有谁会出国踢球,也许他们中有谁会继续沉沦……一切都会在平淡中前行,就跟甲A也走了十年似的。
你可以随着时间一起变老,但你不可以随着这批国奥队员的成长而增长对中国足球的信心。心中的那份希望,留待四年后再说了。(后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