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体育讯 三大棋类项目中的围棋率先改革,已经搞了六年联赛,可以说初步走向市场,通过自身造血不靠国家投资也走得挺好,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象棋跟进,于2003年也开始了联赛的尝试。围棋、象棋爱好者众,社会影响大,具备搞联赛的基础。何为联赛?说白了就是一种系列性、商业性的比赛。联赛的本质就在于其商业性,具备了一定的商业价值商家才肯投资,有投资然后上规模的文化体育活动才搞得起来,进而产生社会效益。这就是部分文化体育项目得以走向市场走向繁荣的根本机制所在、方向所在。 国际象棋为什么也要搞联赛,国象联赛的前提是什么?在国内,论爱好者论社会影响显然尚不能与前两项棋相比,但国象拥有自己独特的资源和卖点。一是潜力巨大:国际棋联拥有160多个会员国,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中,国际象棋在国际交往国际认同和文化融合方面所起的作用,显然要大于前两项棋。就国际影响而言,国象无疑是一只绩优潜力股,具有广阔的想象空间;二是中国国际象棋的女子项目处于世界棋坛的顶峰位置,这正是国际象棋目前的品牌优势。所以在拟议中的联赛竞赛规则里不可或缺地有女棋手的加入。国象的卖点其实还不止这些,仅就外援而言,选择余地也大得多。 以上所述只是前瞻性的、外在的条件,国象要推出联赛还有其深刻的内在原因。 随着体育改革的进程和体育市场的进一步成熟,2008年奥运会之后,国家的体育政策将对多数体育项目实施逐步断奶、推向市场的体制改革,特别是那些群众性社会性较强的项目。棋类自然首当其冲,这意味着国家将不再投资养活棋手,棋手迟早必须投身于市场自我创造价值。对项目本身而言,面对的形势可谓机会与风险并存,国际象棋在条件并不充足的前提下推出联赛,旨在主动出击强行突围,因此投入市场的第一炮能否打响事关重大。再从国际象棋成绩的角度看,女子项目在世界上的集团优势靠的是所谓举国体制,说白了就是众多男棋手在背后的鼎立支持。可以这样讲,没有男棋手多年以来像底座一样的奉献与支持,就没有女棋手在世界棋坛的优雅舞姿。而这样的底座目前正在一步步削弱,因为棋手缺乏生存的空间。照此发展下去,所谓中国女子国际象棋可以在世界棋坛称霸二十年的论断,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走向市场乃大势所趋,联赛只是体制创新的一种尝试。一个项目只有找到了适合其生存与发展的体制、建立起自我造血良性循环的机制,才能够从悬浮的半空落到实处,也才有根本的出路和前程。 中国棋院 孙旗男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