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体育讯 一个网友冒充的美国畅销小说评论家阿尔.蒂尔在研究了金庸先生的小说后,认为中国的武侠的发展线索主要分为两条大线,一条是格斗术发展史。这一点西方人很容易理解,无论是拳击还摔角,甚至是后来李小龙的截拳道,日本的空手道,韩国的跆拳道,无论怎么发展,都不能摆脱物理攻击的范畴。在西方人的眼里,拳头打在身上,撞击所产生的力和对生理机能造成的损害是可以用科学公式计算的。如果有不同只是招式和速度的不同,东方武学眼花缭乱的攻击固然很具可观性,但我相信这决不是最吸引他们的。 最吸引西方人的(包括在电影里)是中国武侠的内力发展史,阿尔.蒂尔很难解释“内力”在西方词语里的确切含义,他只好用在西方同样历史悠久源远留长的“魔法”来解释这一含义,但其实又有所不同。 正是这一不同,将东西方对武功认识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内涵严格的区分开来。 首先我们要理解,“魔法”严格意义上并不能归结于武术的范畴。大致应该划入神话的范畴,西方的希腊神话和神魔小说(《指环王》之类)充满大量魔法描写,而中国也有自己的神魔世界,早期的《封神演义》、《搜神记》和《西游记》对魔法的描述同样着墨极多。现在新生代的华语武侠作品已经完全将魔法和武术结合在一起,在技术上或者观感上可能很好看,但却丢失了传统武侠中深具内涵的情义和武艺的探索精神。 内力,几乎是中国武侠独有的一个层面,界于魔法法和格斗术之间,但却真正传承了中国人最具传统的文化内涵。 首先,在不考虑魔法的状态下,内力在中国武侠中是决定你成为真正高手的必由之路。 在《指环王》里,佛都和伙伴山姆两个人千幸万苦耗时17个月终于把魔戒带到了毁灭之山,作为矮小的霍比特人,这两个人竟然没有丝毫的武功,也并不天赋异秉,只是在途中练了一些粗浅的剑术,竟凭着毅力和勇气达到了成功,这在中国武侠中几乎是不可能的。 几乎每一个武侠中的年轻才俊,无不是(以后也会成为)当世少见的武学大师,纵然格斗本领一般,但内功必然深厚。纵然是金庸先生到后来对“侠”理想的破灭,塑造出了韦小宝这样一个地痞流氓,最后终于还是忍不住让他得到了各种内力,成为了武林高手。这竟然已经成为了中国武侠的必然思路,足可见内功对中国武术的深刻影响。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