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体育讯 裁判几乎成为中国足球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角”了,这个说法似乎没有人否定。在国奥冲击奥运会受挫、中超元年和裁判实行“高薪养廉”的大背景下开始的中超、中甲联赛,裁判仍然成为俱乐部、球员和球迷指责的目标,这不能不说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情。我们试问,中国足球都是裁判惹的祸?答案是否定的;我们试问,低技术含量的联赛都是裁判造成的?答案是否定的;我们试问,足球场浮躁的心态都是裁判引起的?答案还是否定的。但,我们必须承认,在没有找到深刻而准确的原因之前,裁判就可能成为一个中国足球的“垃圾筐”,什么指责都可以往这个“筐”里装。可以说,裁判的不公正判罚有,但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严重。 中超开赛了仅仅三轮,就有山东鲁能、上海国际等多家俱乐部以及更多的教练、球员和球迷对裁判大加指责,我们在悲哀之外,是不是应当对中国足球体制、赛制进行更深刻的思考?可惜没有人这么做。可以说,裁判的不公正判罚有,但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严重。说这样的话可能遭到许多人的指责,但我们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来评判裁判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靠多方的合力最终解决裁判的问题。可是现在,解决裁判问题所需要的基本环境都谈不上,所有指责裁判的各方都不相信足协能够解决裁判问题,那么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就是裁判继续受到指责,而中国足球的名声只能越来越坏,俱乐部只“关心”裁判问题而不关注提高训练和比赛水平这个根本的问题,中国足球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继续在亚洲充当二流角色。 我们必须肯定中国足协为解决裁判问题付出的努力,尽管这些努力似乎与我们的期盼有一定的距离,但我们需要有一个肯定的态度。我们不应指责裁判的待遇又长了这样的话题,我们更应当看到,足协对裁判除了写保证书、“发誓”、用“龚建平案”做事例的攻心行动外,还有了探头监视控制之类的近乎“侵犯人权”的动作,也还有了“大胆工作”的要求,可是,浮躁的环境将这些努力几乎“化解”,浮躁的心态只知道指责,浮躁的舆论几乎不将这些措施公之于众,反而更关注什么“我怀疑什么”之类的东西。需要明确的是,浮躁的环境不可能解决任何问题。信任和心态是解决任何问题的前提,可是中国足球圈没有,甚至可以说球迷也没有。 当年许多人相信,“龚建平案”的出现和用法律解决是解决中国裁判问题的契机,可是结果怎么样?龚建平正苦熬“铁窗生涯”,还有更多的裁判向足协坦白并上交“非法所得”。应当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许多人相信即使裁判发生任何问题也不应该是主观所为的,但足球环境没有给裁判这样的待遇,中国足球没有给裁判这样的信任。足协在职业联赛这样所谓市场化的足球面前,似乎也感到了无奈。十年职业联赛造就的七次(七年)“金哨”都会吹出“乌龙哨”,我们还能相信谁呢? 阎世铎曾经考虑“职业裁判”,应当说这是一个大胆的、标新立异的“提案”,可是在复杂的人事问题和没有国际先例面前他选择了退却,也就是说他仍然选择了“兼职裁判”。事实上,阎世铎几乎近似“完美”,他应当选择标新立异,比如废弃所有中国裁判一年甚至两年,完全用外籍裁判,看看外来的和尚如何念经?不要认为这是丢中国足球的脸,长期存在裁判问题事实上已经让中国足球毫无脸面了。 中超委员会在裁判问题上能发挥什么作用?实话说不可能发挥什么作用。他们只知道“上诉”甚至怀疑,甚至火上浇油,因为其中许多人都认为自己掌握了“真理”。足协最大的无奈是国际足联有关“纷争内部解决,不得通过法律等手段解决”的规定,没有这一条,足协肯定会阳光灿烂。问题是不承认这一点,就会被开除“球籍”,连洲际比赛都不能参加,所以足协才如此忍气吞声。 浮躁,是中国足球圈内外的通病,毫不客气地说,几乎成为顽症。指责裁判只是这个病症的一个表现之一而已。令我们困惑的是,它仍然像SARA一样蔓延,毫无好转之意。现在,许多俱乐部不好好研究训练,不在如何提高训练水平上做文章,而是像渔夫船上鹰一样盯着水中的鱼(裁判),这是非常可悲的。没有根基,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提高,这个根本问题已经没有人关注了。在足球市场化这个名利场里,许多人只知道捞钱、捞名、捞资本,裁判只是一个中国足球的“垃圾筐”,什么指责都可以往这个“筐”里装。 中国足球早晚会为浮躁付出更多、更昂贵的代价。(搜狐体育专栏作家夏智强)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