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比战中的“硝烟”已经散去。一天的休息,正好可以让国际队员静下心来。昨天,在看了电视慢镜头后,不少国际队员对于争议点球有了更为客观的看法:“吴承瑛是有动作,但并不大,这个点球属于可判可不判。”
不少国际队员都在德比战结束后的当天夜里观看了电视台的比赛重播,并在昨天的体育新闻中再次看了慢动作镜头。看了之后,大家都表示:“吴承瑛是有一个手部拉张玉宁的动作。不过,这个动作的确不太大,张玉宁似乎有夸张的成分。而且张玉宁当时并不处于一个非常有利的位置,他的身体两侧分别被成亮和吴承瑛夹击。这个球应该属于可判可不判。”
国际队员因为争议点球情绪过激,甚至一度中断了比赛,对此,昨天不少国际队员解释了其中原由:“很大一个原因在于,大家看到吴承瑛的动作并不大,并不是很明显的犯规;另外一点就是裁判判罚的时间是在比赛最后时刻,而且这个判罚就将改变比赛的结果,所以令人情绪上无法接受。”不少队员都表示,过激反应还有一个关键原因,“我们前三场比赛,吃了很多裁判的亏,王学庆甚至无中生有吹了我们点球,我们在心理上肯定会形成阴影,产生惯性反应。这样的事不止一次了,前两次我们都忍了。另外,这场比赛主裁判的判罚的确有那么一点偏申花,阿尔西诺那个红牌,显得过于重了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家的情绪。要知道,这是一场德比战,非常重要,拿三分和打平的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且,当时我们几个距离吴承瑛很近的都看到,他的动作其实并不大,不是那种很明显该判点球的犯规,另外,张玉宁的摔倒可能跟场地湿滑也有些关系。”
在争议中情绪最激动的江津,心情已逐渐平静下来。他不愿再多谈比赛中发生的一切,“事情已过去了,而且俱乐部有规定,我也不想多说。”江津同时还表示,如果不是因为前几场比赛球队受到裁判因素的影响,这次的反应也不会这么激烈。本报记者徐宏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