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 近年爆发的赤潮使舟山海域出产的贝、蛤、蟹、螺等美味珍馐蒙上可能“有毒”的罪名,备受饕餮食客猜忌。然而,舟山赤潮的“元凶”竟是受到污染的长江水。昨日,专家表示如不再有效遏止长江污染,我国目前最好的渔场之一的舟山渔场将受到严重威胁。
今年5月,浙江舟山附近海域爆发了面积约为8000-10000平方公里的特大赤潮灾害,因此次赤潮含毒素成分,对该海域捕捞的蚶、蛎、贝、蛤、蟹、螺等类水产品造成了一定影响。经媒体报道后,原本好吃舟山海鲜的上海市民闻“潮”色变,此类珍馐也一度失宠。昨日由保护长江万里行组委会、中国发展研究院在本市举办的2004年第一期长江论坛上,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陆健健对舟山赤潮的形成进行了剖析。
陆健健说,赤潮的形成一般有两个必要条件,一由氮、磷等超标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为赤潮藻类生物生长提供物质基础;二为有赤潮藻类生物物种。在特定的条件下,构成赤潮的藻类生物遇到富含氮、磷等物质的“肥水”,就会蔓延疯长。目前,赤潮藻类生物全世界大约有数百种,其中有些还含有毒素,对水产品尤为有害。
舟山海域的淡水主要来自长江,而其富营养化与长江污染水体的排入有直接关系。而长江中的氮、磷等富营养化物质又从哪来呢?陆健健认为,一部分来自沿江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另一个主要的来源便是沿江农业施用的化肥。据统计,我国农药与化肥施用总量与单位面积用量都为世界第一,而化肥的利用效率平均不到30%,即约有7成的化肥被水冲进江河。
陆健健说,以前长江口有不少滩涂湿地,水体还有一定的自净能力,但如今,滩涂不断被围垦,湿地持续在缩减,再加上长江中上游流失的大量泥沙,在径流和潮汐的共同作用下,与沿岸流沙和底沙一起在长江口形成最大浑浊带,导致了所谓的水下沙尘暴。这些都使长江口门区藻类不能生长,为近海赤潮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20世纪90年代以来舟山海域已经频发大规模赤潮,去年4月中旬至7月初,长江口及浙江近岸和近海海域,竟发生赤潮近40次,而今年又卷土重来,更加肆虐。与会专家认为,若再不及时保护长江,长江口外的舟山渔场将受到赤潮更为严重的威胁,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将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记者 江华)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