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刘彬彬阿布费拉报道 为了欧洲杯,葡萄牙人想出很多历史的根据,其中就有一条:1988年荷兰埃因霍温夺得冠军杯,同年荷兰队称雄欧洲杯。现在,2004年欧洲冠军杯被波尔图拿到,他们自然以为欧洲杯留在葡萄牙是历史的必然。抛开这个理论不谈,有一点值得我们肯定的是,波尔图之于葡萄牙和埃因霍温之于荷兰,在过去的10年间从来没有本届比赛这样重要。这个国家间的对抗,竟然演变成了两个俱乐部之间的对抗。 埃因霍温“和平崛起” 谈起当年的奇迹,现任埃因霍温主教练希丁克最有发言权。1988年,正是他率领埃因霍温点球击败本菲卡,拿到欧洲冠军杯。当年的荷兰冠军阵容中,也有罗纳德·科曼等4名埃因霍温球员成为主力。但他们并没有成为关键人物,一时间声名鹊起的三剑客代表了阿贾克斯的疯狂,即使在这个荷兰足球最鼎盛的一年,埃因霍温仍然扮演着默默无闻的角色。 如今,范尼、科库、斯塔姆,目前这支荷兰队三条线的核心,全部来自埃因霍温。克鲁伊维特、博格坎普、弗兰克·德波尔,不久以前,还都是阿贾克斯的天下……再加上鲁本、鲍马,荷兰进攻和防守的最关键角色都被埃因霍温帮占据。阿贾克斯踢的是艺术足球,但注重文化知识的培养也让阿贾克斯球员具有其他球员少有的个性和思考能力。 但在埃因霍温,博斯曼事件让他们改变太多。俱乐部开始从美洲和其他国家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球员,甚至连范尼、鲁本也是半路出家加入埃因霍温。现实教会了他们如何去对抗残酷,到处流浪,然后,在其他国家取得骄人成绩。 艾德沃卡特选择了埃因霍温球员,而不是阿贾克斯人,首先已经决定,他选择稳定多过冒险,选择稳固超过艺术。于是就有了稳重强悍的斯塔姆,取代虽然有一双金左脚但防守中“意识感觉超过身体正面冲撞”的德波尔,成为球队的防守核心。兢兢业业、身材高大的科库,取代了才华横溢却身材矮小的斯内德成为攻防枢纽。禁区杀手范尼,取代了轻灵诡异的克鲁伊维特成为进攻箭头。这是个可以取得满意成绩的阵容,也是过去四年久经磨难的荷兰队最需要的,但是否能在最后时刻让我们看到以前熟悉的荷兰队,则值得商榷。 波尔图帮一战成名 即使在欧洲杯前的春天,斯科拉里还是对波尔图在冠军联赛的表现不感冒。因为他的主力阵容中,充斥着太多的“黄金一代”,莫里尼奥培养的这一代现实但缺少人格魅力的国脚们难入巴西老帅的法眼。何况还有一个德科因为国籍问题,成为了国脚们的攻击对象。 但冠军联赛决赛彻底改变了斯科拉里对于波尔图帮的看法,他意识到,这样的一群朴实无华的小伙子更有效率,更能体现现代足球的意志。首战败给希腊之后,斯科拉里决定全套搬用波尔图的后场阵容,正是这套阵容在冠军联赛上创造了失球最少和客场不败的纪录。 可以说,目前的葡萄牙队,真正的根基还是他们稳固有余,激情不足的中后场,从2比0战胜俄罗斯后,波尔图现役球员占据了主力阵容的一半位置。后防线的瓦伦特、卡尔瓦略,还有从波尔图出道的安德拉德,再加上半个主力费雷拉,双后腰科斯蒂尼亚和马尼席,主力前腰德科,葡萄牙成功的关键就是波尔图。 这样的荷兰因为埃因霍温帮而变得非典型,没有全攻全守,只有边路突破和守势足球。这样的葡萄牙也因为波尔图而变得非典型,华丽不足简洁有余。可以说,保守让两个以进攻为传统的国家不约而同选择了另一种道路,但丢弃风格是否值得,恐怕还很难下结论。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葡萄牙人搬出这样的“历史巧合”来为自己造势,当年埃因霍温拿到上世纪80年代荷兰惟一一个冠军杯时,击败的恰恰就是葡萄牙球队——不可一世的本菲卡,而且还是用荷兰人甚为忌惮的点球。
搜狐-足球报联合报道欧锦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