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曾经是一个很流行的名词,尤其是在中国足坛。当年从海外归来的球员更是国家队雷打不动的主力。但如今,“海归”不再是绝对主力的代名词,而成为了在板凳上挣扎的“典范”——
海归主力位置被动摇
从哈恩往前数,任何一届国家队的主教练在面对“海归”球员时,都会毫不犹豫地把他们放在主力阵容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杨晨,在德国闯荡多年的经历让“老狐狸”米卢也舍不得不用。杨晨也没有辜负米卢的期望,那次让人感动的浴血奋战使杨晨一度成为中国队的一面旗帜。但哈恩对待那些征战欧洲联赛球员的态度则和他的前任们恰恰相反——“海归”?先在板凳上坐一段时间吧。
哈恩对待“海归”的态度从他使用杨晨的方式可见一斑。尽管杨晨当时已经返回国内踢球,但作为第一个登陆五大联赛、并在其中历经浮沉的中国队员,杨晨的经验和敬业精神对国家队来说还是弥足珍贵的。但哈恩不买账,正是他的冷遇使心高气傲的杨晨黯然退出国家队。可以说,在李铁受伤而无缘国家队后,杨晨的退出标志着中国队的“海归”球员开始进入冷遇时期。
接下来心里觉得别扭的就是孙继海和邵佳一了。虽然在亚洲杯开始前,哈恩曾经表示:“让邵佳一和孙继海坐板凳是一种浪费。”但在小组赛第一场比赛中,哈恩把足以称作当场MVP的邵佳一换上又换下,令所有人都大跌眼镜。而孙继海更是郁闷,在3场小组赛中几乎把板凳坐穿,要知道,他在曼城也很少遇到这样的待遇。好在哈恩后来开始重用邵佳一,但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要不是佳一表现如此神勇,要不是李霄鹏“适时”受伤,这位“京城少侠”或许现在正坐在替补席上和孙继海同病相怜呢。
“海归”如何使用?
“海归”的待遇开始和其他球员一样了,对此,有人赞同,也有人不解。赞同者认为:中国足球没有救世主,从哪里回来的球员都一样,没必要非要给“海归”队员以特殊待遇。但相反的意见则是:和现在国家队同位置的球员相比,孙继海和邵佳一的实力确实占优,没有理由不重用他们。
邵佳一现在已经用两个进球和在场上清醒的头脑、出色的发挥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再看看孙继海:1张黄牌,3场替补,一次顶在横梁上的头球……但不会有人苛责孙继海。所有球迷都知道,孙继海最适合的位置是右边后卫,但看看孙继海这次亚洲杯的征程——在为数不多的上场时间里,孙继海客串过前锋、左边前卫和前腰!哈恩说:“我不知道孙继海更适合哪个位置。”以至于孙继海自己也不无悲哀:“全能并不是一件好事。”
孙继海怎样才能用好?哈恩显然对此并不了解。或者,他可以参考一下科萨、米卢和基冈的做法,看看怎样才能完全发挥出孙继海的能力。但这一点我们又要质疑哈恩,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如果主教练并不相信队员的能力,那把他招进国家队岂非就是多此一举?可以说,那个十强赛中能守能攻的孙继海在亚洲杯已经被荒废了,原因不是在他自身,而是主教练迟迟不能确定他的位置。
海归能否重新“露脸”?
还记得中国队的十强赛比赛,当时队内“海归”成了一股潮流,范志毅、杨晨、谢晖等多名球员都效力于欧洲联赛。但到了哈恩时代,国家队的“海归”只剩下邵佳一和孙继海两人。可以说,“海归”规模的缩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队水平的提高。而哈恩对“海归”球员将信将疑的态度也使他们不能完全展现出自己的实力。
中国队即将进入残酷的淘汰赛,但目前队中又面临着大面积的伤病困扰。现在球迷们的疑问是,国家队的“海归”队员能否在这个时候挺身而出,力挽狂澜?
所有人都期待着邵佳一能比现在更好,孙继海能找回当年的神勇,但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主教练可以将自己的思路固定下来。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游刃有余地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当然,哈恩也不会成为千夫所指了。
哈恩的做法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当然,和中国队此前的主教练相比,他也给中国队带来了一种思路上改变——昔日,不管是哪位球员,只要去国外走一圈,就能很快进入国家队,并占据一个主力位置,直到教练认为他实在不适合再在国家队呆下去为止。哈恩将这个“惯性思维”彻底打破了。但同时,荷兰人也有自己固执的一面——明明邵佳一和孙继海可以出任主力,却偏偏摆出一副不纳谏的样子。
我们无从知道“海归”球员和主教练的真正关系到底怎样,但也可以感觉到,双方缺乏交流和必要的理解。其实,“海归”完全可以利用自己在欧洲踢球的优势与哈恩进行更深入的坦诚交流,也许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双赢”效果。
晨报记者 周萧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