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伊的半决赛,赛前大多数客观的球迷朋友恐怕都不会认为某一方会轻易地获胜。比赛的进程也的确验证了这一点:从邵佳一的漂亮进球,到郝海东的受伤离场,从伊朗队的远射扳平,到红牌之后的10打11,直到最终的点球决战,无一不显示着比赛双方的势均力敌。
但是使比赛势均力敌的,则完全是双方实力大比拼之下的结果:尽管历史交锋伊朗队占有明显的优势,但是中国队的东道主身份不容忽视;尽管伊朗队刚刚淘汰了韩国队士气高涨,但是中国队一直坐镇北京以逸待劳。同样,尽管伊朗队队员受停赛困扰,但是中国队队中大将也有伤在身。
可能有人会说:如果郝海东没有受伤,中国队完全可以再进球。或者是说:如果伊朗队没有那张红牌,场面上就会掉个个儿。抑或是说:如果互射点球时击中横梁的皮球再向下几公分,结果真的很难说。甚至是说:如果天降大雨等等等等。
但是没有如果,至少今晚是这样,只有没有如果双方才能势均力敌。不管两队的主教练如何排兵布阵,不管两队的队员如何拼尽全力,也不管两队的球迷如何呐喊助威,都没有改变今晚的势均力敌。于是,120分钟之后,当一切都是平手,点球决战--这种最简单的方式是唯一的结果。还好,伊朗队最后一脚简单的射门让我们的希望继续了下去。
互射点球之后两队大喜大悲的一幕,时钟刚好指向12点,一天就这样简单的结束了,其实真的不简单。
在一场势关重大的比赛,哈恩120分钟之内在用人和布置上居然三次发生足以改变战局的变化。虽然哈恩的最后一次调整让中国队最终控制了比赛,一方面说明哈恩在临场指挥方面还是有一套的,但是另一方面哈恩在排兵布阵上的随意性还是可见一斑。哈恩如果每一次比赛都是这样,真不知道好运气是否能够永远伴随着中国队到最后。
中国队没有在加时赛结束比赛,其实最主要还是机会的把握以及运气不佳,此外前锋线上缺少有实力的球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当然这一次好运总于偏向了中国队这边,中国队在点球大战中战胜了伊朗队,不过哈恩是不是在决赛中也拥有同样的好运气,是否还会让中国球迷过得如此提心吊胆呢?
但愿不是!(搜狐专栏作家 张明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