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去工体看球之前,在QQ群里大肆宣扬了一下,表示了一下我终于从一个愤怒女青年转变成娱乐追随者的高姿态。那些不安好心的家伙们都建议,要去就得像巴西女球迷一样穿得袒胸露背,好显示一下我泱泱大国足球宝贝的风采,说不定还能被新浪记者抓拍到网页上,让大家瞻仰瞻仰。 幸亏我穿得严密又保守,否则即使不被买水处的光膀汉子们沾上一身汗,也会被满场飞舞的纸飞机戳得十分尴尬。国内某报纸免费派发的本场比赛指南,还是花花绿绿的铜版纸,不知怎的勾起了大家对童年的回忆。一场沉闷无趣的比赛,某些体力好的大小伙子从头喊到尾,其余的好些人都在拿比赛指南叠纸飞机玩,我的脑袋就不幸被纸飞机砸了两下。有些人的纸飞机飞得又高又远,一直飞到场内,飞到伊朗球员热身的区域,几个伊朗替补球员也捡起纸飞机玩了起来,这是我本场比赛看到的最动情的时刻。 激动?我倒不觉得。即使能容纳八万人的工体坐得满满当当,即使另外一批人开始了他们为国足呐喊的人生,即使中国队竟也学会了在最后一秒钟取悦观众。点球是残酷的,比赛每每到了点球的份上就完全仰仗命运的垂青。上次,上帝让蓝军日本奇迹般地复活;这次,上帝爱上了阿里·汉的粉红色。就是这样,我不会因为八万多欢呼呐喊的观众而原谅李金羽的碌碌无为,原谅那些不会卡位不会解围的后卫。 我看到最激动的球迷是坐在我身边的一个老外,穿了一件红色的 T恤,上面写两行黄色的字“china,V”。前70分钟,他都在不遗余力用英国流氓式的热情为中国欢呼,发出各种声音的口哨,扭起了屁股,还会用蹩脚的中文大骂“傻×”和“滚蛋”。惹得整个看台的人都在关注他,为他鼓掌。后来他也消停了,面容无奈,只在最后一个点球被扑出的时候举起了双臂。谁都已经疲倦了,经历这么冗长乏味的比赛之后,庆祝胜利成了习惯性的义务。 而在我前面的看台上,有六个学生模样的人,在汗衫的正反面都写了一个字,六个人按照顺序站好,面前红色的字读起来是“中国队必胜!”,后面绿色的字读起来是“伊朗‘伊’败涂地”。在加时赛还没开始的时候,六个人正反转动着身体,向我们秀他们的T恤。他们精心准备这个“出场服”的时候大概没有想到,在少一人的情况下,“‘伊’败涂地”的伊朗愣是把中国队拽到了点球大战。 别看我亚洲杯上话说得挺多,其实我依然坚持我的观点:我爱中国,但如果在中国后面加上“男足”两个字就基本上可以无视了。可我喜欢玩纸飞机的中国球迷,教老外国骂的中国球迷,自娱自乐秀T恤的中国球迷。任凭你在场上像只烂柿子还是像头野狮子,我自己玩儿自己的,纸飞机是自由的。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