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亚洲杯官方网站由搜狐网独家承办
记者贾岩峰、特约记者晋仁报道 傲慢、狡猾、激进、孤僻——这可能是日本队的巴西籍主教练济科的最真实写照。在中日亚洲杯决战前,球员时代没有和阿里·汉在球场上较量过的主帅将在亚洲杯上和汉进行第二次交手,那次在东亚四强赛上,他赢了。这一次,他说:“这是一场11人对6.6万人的战斗,但我们会胜利。”
表面夸奖阿里·汉
球员年代,济科和阿里·汉没有交过手,但是,他很喜欢和荷兰的球队较量,在他看来,也许当时只有荷兰足球才可以和巴西足球较量,而且风格都是喜欢进攻。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济科曾经代表圣保罗队和荷兰的阿贾克斯等球队打比赛。但是,令济科郁闷的是,他一直都没有机会代表巴西队和荷兰队打过比赛。这可能是他球员生涯最大的遗憾之一。
对于阿里·汉,济科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面对记者,他都认为“阿里·汉是一个好教练”,然后再加上一个一句,“这句话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也说过,他说阿里·汉的工作做得很好。”至于私底下,济科是什么想法就不得而知了——但通过这些,我们至少知道济科的狡猾。
不和他国主帅交往
昆仑饭店有三个咖啡厅,大堂、四季和阳光三个风格各异的空间吸引了酒店里不少住客,伊朗队的伊万科维奇、巴林的尤里西奇以及中国队的阿里·汉都是这三家咖啡厅的常客,但是济科到了以后,却从不在训练之外的时间出现。无论是走出酒店还是返回房间,都是行色匆匆不愿做半分停留,更别说跟助手喝咖啡聊天儿了。唯一可能在酒店逮到他的机会,就是日本队到餐厅吃饭的时候。
日本方面不让记者跟球队住在一个酒店,更不允许日本记者平时在酒店里乱转,只有新闻官通知日本记者有采访的时候他们才出现,而采访通常都是安排在训练后的球场上或者新闻发布厅里。日本记者表示他们跟球员之间有着一种既尊重又彼此戒备的合作关系,通常除了比赛外的时间,他们不太乐意跟球员有过多的接触。但是主教练济科,就没有球员那么幸运,他的每一个举动都有数十家媒体的关注,光是专职采访他的记者就不下几十名。
济科到日本后始终保持着一个习惯就是不接受任何一家媒体的单独采访,只接受群访,而且限定时间。每当有记者要求对他进行专访时,大多数情况下他都会回答:“我的工作是当教练执教球员,不是为了接受采访的。”在发布会其余的时间他不愿意跟媒体有更多的接触。但是这并不包括对待一些外国记者,比如说西亚的记者。巴林队有一名叫做姆哈德的记者是一个地道的巴西迷,能够讲比较流利的英语,当他跟济科谈起他做球员的辉煌史时,济科放松了戒备露出了难得一见的兴奋。
据巴林的记者介绍,济科对于自己在日本工作的情况也只说了很简短的评价,就是“不容易”,尤其是来自于媒体的压力更让他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但是他又不得不拿出精力来跟媒体“纠缠”。
日本队到北京的第一次训练结束后,济科没有召开新闻发布会,只是答应设立混合采访区。训练结束后,队员一个个鱼贯而出,纷纷被拦住接受采访。济科就在大部分记者都把目光对准各自采访队员的时候,穿着一件白色的ADIDAS汗衫出现了,他低头匆匆地穿过护栏里的通道,对两边呼唤的声音置之不理,偶尔抬头看一下就昂首走过去,然后坐到大巴上就一动不动地看着前方不理会记者的呼喊。
坚持使用铃木隆行
虽然没有接受中国记者的采访,但是,决战就要打响,要强的济科也不能不说点狠话。他在接受日本《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放出话来:“从参加本届亚洲伊始我就有预感会在决赛阶段与东道主相遇,我们将在绿茵场上与中国队决出最后的冠军。我认为,尽管看台上坐满了约合6.6万名支持中国队的球迷,但我们将毫不手软地向中国队发起攻势,11名勇猛的球员将最终获得胜利,这将是场非常愉悦的比赛。”
作为日本队的主教练,济科虽然也对于中国球迷亮横幅、起哄、奏国歌不起立等事件有他个人的想法,但他更多的则是想通过这几件事来激励球员以超乎寻常的水平来争取桂冠。济科表示:“目前对于每位球员的饱满状态感到非常的满意,除了中场球员远滕保仁因吃红牌无法登场之外,所有的球员都保持了高昂的士气,这种气势对于在决赛中是非常重要的。”至于一些场外的因素,济科要求自己的球员不要过多地去想,只要能够捧得冠军杯。
对于日本足协将按照相关规定给日本队发放奖金一事,济科也看得比较淡,他认为日本队的每位球员都是职业球员,如果能够拿到冠军也不过310万日元的奖金(包括冠军200万、每胜一场20万日元、平10万日元,外加每天1万日元的补贴,译者注),这显然并不是吸引球员死拼的主要原因,关键还是冠军奖杯太有诱惑力了。
济科表示:“在经过与约旦和巴林队两场超过240分钟的激烈比赛,球员们实际上身体疲劳已达到极限,而从重庆到济南再进入北京,日本队也是吃尽了苦头,而我们的对手却只是在北京比赛。当然这并不能成为我们失败的借口,相反我们会在绿茵场上的每个角落都与对手展开积极的拼抢,它将是我所要求踢的风格。
对于日本媒体对于他在用人方面的质疑,以及喜欢用鹿岛鹿角队的球员一事,济科解释道:“其实我也听到了很多人对于使用铃木隆行有些看法,但通过与巴林队的比赛,我们不难发现,在大家脚步都开始拖不动的时候,只有铃木还在不惜体力地在拼抢,正是他在前场创造出机会才保证了日本队的最后获胜。”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