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短信 | 彩信 | 邮件 | 搜Q | 商城 | 搜索 | 社区 | 企业 
搜狐首页 > 搜狐-户外频道 > 登山首页 > 攀登事件
日中联合梅里雪山登山报告书
SPORTS.SOHU.COM  2004年8月9日19:06  Sports.Sohu.Com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日本京都大学学士山岳会"日中联合梅里雪山学术登山队"的总结(之一)。

  1990年5月在京都大学学士山岳会理事会和总会联席会上作出派遣第二次学术考察团前往中国云南梅里雪山登山的决定。在与中国有关方面进行交涉之后,于8月10日在京都迎接了中国访日代表团,并签定了1990年月10月下旬到1991年元月间,组成日中联合梅里雪山学术登山队,从事攀登中国云南境内梅里雪山主峰的议定书。

  议定书规定中国和日本双方各出一人担任总队长,日方由京都大学化学研究所教授左右田健次(57岁)任总队长,中方由云南省体育运动委员会副主任杨必育(57岁)任总队长。

  日本学术登山队长由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的助理井上治郎(45岁)担任。秘书长是佐佐木哲男(38岁),医生清水久信(36岁)。队员是:近滕裕史(33岁)火谷佳晃(32岁)宗森行生(32岁,记者)船原尚武(30岁,大学研究生)广濑显(27岁,大学研究生)儿玉裕介(33岁,大学生)筮 仓俊一(21岁,大学生)工藤俊二(21岁,大学生)

  中国方面的登山队长是中国登山协会的教练宋志义(40岁)。队员:金俊喜(36岁,登山教练)孙维琦(31岁,登山教练)李之云(34岁,云南省体委干部)王建华(37岁,医生)斯那次里(26岁,藏族,德钦县体委干部)林文生(22岁,藏族,德钦县体委干部)张俊(34岁,云南省体委干部)

  日本队于1990年11月1是派米谷、船原和筮仓3人押送物资从神户海港出发,11月7日至达昆明。另外9名队员(左右、井上、佐佐木、清水、近藤、宗森、广濑、儿玉、工藤)于11月21日从大阪飞抵北京,23日又从北京飞抵昆明。当12名日本队员与中国队员在昆明汇合之后,其中11名日本队员与中国队员及工作人员一同于1990年11月25日从昆明前往大理,然后经中甸于27日抵达德钦。日方总队长左右田健次一人于11月25日离昆明经北京回国。29日全队共19名队员(其中日方11人,中方8人)及协力队员8人,炊事员3人,共29人离德钦到达西当村(在澜沧江西岸的山上),30日离西当到达雨崩村(雨崩村位于海拔3200米的高度),在从西当到达雨崩之前,途中要越过两道山脊,其中高的一道高达海拔3860米。

  12月1日离雨崩村沿雨崩河到达海拔3600米的笑农,计划在河边建立BC(基地营)。

  12月2日、3日建立大本营(建炊事帐蓬、电台通讯,清点装备、食品,准备路红侦查等。)

  12月4日开始路线侦查工作,日方由船原、宗森、广濑和筮仓的2 ,中方由王建华、除孙维琦和李之云3人组成联合侦察组,沿主冰川左岸向海拔4600米的1 号营地(C1)前进。

  由宋志义和金俊喜两人对从未参加过登山活动的8名德钦当地的余新华、扎西旺堆等协力进行冰雪和山间行军技术训练。

  日方在井上、佐佐木、清水、近滕和儿玉等5人则开始在进行适应性行军的同时,从BC向海拔4300米的预定仓库支送物资和食品。

  12月5日,近滕、儿玉、金俊喜3人在修路过程中越过了冰瀑区,到达1号营地(C1)的平台附近。同时,米谷,筮仓和张俊负责修路。

  12月6日到8日双方队员和协力人员已建好1号营地(海拔4600米)。12月7日双方队员已进入1号营地。在当晚的干部会议上,日方提出关于中方协作人员的会术与安全等教育问题,由中方负责进行,双方取得协议。8日,双方人员在1号营地计划向2号营地(C2)侦察。

  12月9日到20日建好1号、2号(海拔5300米)并建好3号营地(海拔5200米)。这时已多次见到离营地200米以外的地方,从山脊上下来的雪崩烟雾,但营地尚无危险。3号营地向2号营地报告将有雪崩,但影响不大。

  20日这一天进入3号营地的日方队员是:船原、广濑、儿玉;中方队员是:宋志义、孙维琦和李之云。

  在2号营地上的日本队员是:米谷和中方队员王建华两人。

  在1号营地上的日本队员:工藤和中方队员张俊。

  21日,船原、广濑、儿玉和中方的宋志义、孙维琦与李之云在山脊的路线上架高安全保护绳索。架设了达300米长的保护绳索。

  同一天,日本的工藤从C1(4600米)到到达C2(5300米),而筮仓又从C2下撤。井上从BC进入C1,王建华与4名中方协作人员22 BC(3600米)向C1(4600米运送食品及燃料)。而另外4名中方协作人员由张俊率领从C1(4600米)向C2(5300米)运送食品及燃料。

  从22日到24日以及25日,中国和日本双方队员都忙于修筑从C1到C2,从C.到C#各号营地之间的道路,并在有危险地区设置安全保护绳索,同时从BC向C1,C2运送食品和各种装备。

  12月26日进行冰壁上部的修路工作,并决定在第2号山脊上方建设4号营地,高度?5900米选择在冰壁的下方支起了三顶帐篷。考虑在冰壁下方建立4号营地的主要原因是,从这里可以用吊运的方法把物资到冰壁上方。

  这天进入4号营地的日本队员是近藤、广濑。中国队员是宋志义和孙维琦。另外儿玉、工藤和筮仓等3人在运送物资的同时,还在向冰壁上方修了路。协力队员从C1向C2运送物资。

  从21日到27日这里的天气一直都很晴朗。

  27日晚间天空中虽有少许支云雾,但还是晴朗的,满天星斗。

  近滕、船原、广濑和中方的宋志义、孙维琦等人还从C4出发向上方沿山脊到达了6120米的高度,直到15时30分才返回C4营地。

  27日日方的米谷与中国的王建华从C2向C3运送物资。张俊及协力队员从BC向上运送物资。他们工作了差不多9个小时。

  第一突击组的日方队员近滕、船原、广濑和中方的宋志义、孙维琦等人于8时50分从C4出发进行突击顶峰。8时40分到达雪壁下方,13时30分已到达了6470米的高度,顶峰已相距不远。

  13时30分开始天气急剧变坏,能见度仅2米~3米。在C3等待的井上与第一突击队用对讲机联系。告诉突击组:根据所收到的天气预报情况,等1个小时以后突击组再作出前进还是下撤的决定。到了14时30分,天气已完全变坏。突击组全体认?天气已无好转的可能而开始下撤。16时他们已返回第2号小山脊附近,仍预备在此等待天气好转。但天气一直不见好转,17时50分还没有找到孙维琦和宋志义2人。到22时15他天气开始好转,月亮也露面了,于是继续下撤,23时22分全体日本和中方人员均已返回C4。

  这一天的第二突击组,日方由米谷、宗森和儿玉、筮仓、工藤5人和中方的林文生和李之云2人,共7人组成。他们已从C3进入了C4。

  佐佐木这一天随协力人员从BC出发前往C1,然后返回BC,但他这一天感觉不太好,准备中途返回BC,但在C1的清水听说他已离开BC,准备将从C1下来接他,2人一同到达C1。中方张俊也从BC到达C1。

  第二突击组中的米谷、宗森和儿玉等3人修整冰壁部分的道路,并架设部分安全绳索。并将注意危险地段用红色旗帜插上,安全通告地段用绿色小旗作好了标志。

  除了上述米谷等3人之外,29日下午其余人员全部撤回C3。

  佐佐木和清水两人留在C1整理物资。

  30日从清晨开始天空中支量不断增多,而且风力逐渐加大。

  日本队员近滕、船原、广濑、筮仓、工藤等5人和中方队员孙维琦、王建华、林文生和斯那次里4人等共9人,从C3下到C1,又回到C3运送物资。他们于上午9时30他出发,佐佐木在C1作午饭,14时他们均离开C1,共向C3运送了90公斤物资(平均每人10公斤)。

  宋志义因患感冒在C3休息,李之云也来参加了运输。

  米谷、宗森和儿玉3人于14时50分从C4返回C3。

  佐佐木与清水两人随运输队一起从C1进入C3。

  井上这一天从C3下山,?了观察路线和地形,之后又返回C3。

  30日这一天晚间所有日本与中国(日本共11名队员,中国共6名队员)共17名突击队员全部都集中在C3营地,等待向顶峰突击。

  31日,天气晴,但时常有强风。

  中日双方队员在C3停留,举行全体会议,讨论下一步方案。

  会议内容:

  一、 1991年1月1日分两个组向上方运送物资。

  1组:井上、米谷、宗森、清水、广濑和中方的林文生与斯那次里;

  2组:近滕、儿玉、筮仓、工藤、王建华、李之云。

  第一组的任务是:从C3向C4运送物资,当天返回C3。

  第二组的任务是:从C3下到C1,然后运送物资回到C3。

  二、 决定1月2日第一、二两个突击队同时从C3进入C4。

  第一突击队共6名队员(日本的近滕、船原、广濑。中国的宋志义、孙维琦和李之云)。

  第二突击队共5名队员(日本的米谷、宗森、筮仓、儿玉和中国的林文生)。

  三、 决定1月3日第一突击队从C4进入C5(6300米)

  第二突击队从C3待命,作支持。

  四、 决定1月4日第一突击队从C5登顶(6740米)

  第二突击队从C4进入C5。

  五、 决定在第一突击队登顶成功后,直接返回C4对第二突击队进行支持。

  六、 决定对从顶峰直下来的一段500米长的陡坡进行安全绳索的固定,以防危险。

  七、 决定将C3存有的食品按日分配定量,计划吃到1月8日。

  1991年1月1日(元旦)9时,时有小雪。

  根据决议,晨9时30分井上、米谷、宗森、清水、广濑、林文生、斯那次里等7人从C3向C4运送物资,然后返回C3;近滕、儿玉、筮仓、工藤、王建华、李之云从C3下山到C1,然后运物资返C3。也是在9时30分出发。

  天气预报说1月2日有小雪,午后有大风,但实际上是大雪,从1月1日午后开始下起了雪,在BC是中雪,可在C3已下很大的大雪,全体突击队员在1月2日均在C3营地未动,等待好天气。

  1月3日,大雪和大风,全体突击队员没有行动,留在C3等待好天气。全天定时与BC(基地营)用对讲机联系。

  由于天气不好,积雪很厚,因此决定登顶日期后延,如果天气好转,从4日或5日开始到8日之间进行登顶。

  从第一次突击情况看,下一次的第一突击队以近滕、船原、广濑、宋志义、孙维琦和李之云6人。第二突击队人选待定。

  3日协力队员从BC向C1又返回BC的运输仍在进行。

  3日晚间C3与BC之间的定时通信联系直到22时15分双方约定停止通话。

  关于天气问题,从德钦气象站每天都有通信员将气象预报送给设在公路过飞来寺里的中继车,然后直接送到BC。1月4日的预报是:德钦阴有小雪。

  1月3日22时,C3的李之云与BC的张俊之间用对讲机联系的对话:

  李之云:"现在我们3号营地雪下得很大,能见度很小,积雪已达1.2米深了。"

  张俊:"那你们就赶快除雪吧!"

  李之云:"我们每隔2个~3个小时就必需除一次积雪,现在大雪还在下,到明天恐怕超过2米厚吧!"正在通话之时,突然间对讲机的声音变行乱起来,就听得嗡!嗡!的声音。

  张俊:"可能因?下雪,空气潮湿的原因吧!"

  李之云:"好吧,通话到此结束吧!再见!"

  张俊:"再见!"

  22时15分双方通话结束。

  1991年1月3日夜间,在3号营地上共有日本和中国队员17人:

  日本队员是:井上治郎、佐佐木哲男、清水永信、近滕裕史、米谷佳晃、宗森行生、船原尚武、广濑、儿玉裕介、筮仓俊一、工藤俊二等11人。

  中国队员是:宋志义、孙维琦、李之云、王建华、林文生、斯那次里等6人。

  在大本营(基地营BC)留守的共12人,他们是:中国登山协会联络员陈尚仁、中国队员金俊喜、张俊,中方协作人员6人,炊事员3人。

  1月4日大本营(BC)从早晨8时用对讲机向C3呼叫,但没有任何回音,与C3联系无法进行。于是立即经过德钦,又转昆明向北京报告了情况。

  1月5日北京又将C3发生的情况于中午12时通报给京都:"1月4日、5日准备向顶峰突击的11名日本队员和6名中国队员在C3等待时机期间,在当天晚10时15分最后的对话联系之后,从4日晨开始BC与C3之间联系已无法进行,直到发报时仍然不通,而在C3的17名中日队员每人都有一部对讲机。大本营已请示北京派人进行救援……

  京都接到北京关于17名日中队员无信讯的通知后,立即召开会议,采取对策与中国方面进行协商。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搜狐搜索
关键字:

-- 给编辑写信


搜狐体育24小时值班电话:010-62726017 足彩专线:010-62726009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相关新闻
 ■ 我来说两句
用  户:        匿名发出: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手机
包月自写5分钱/条

最新制作 想唱就唱
夏天的味道 哪一站



精品专题推荐:
谁说赚钱难告诉你秘诀
测IQ交朋友,非常速配
就让你笑火暴搞笑到底

短信订阅
焦点新闻魅力贴士伊甸指南魔鬼辞典





搜狐商城

·汽车用品热销品排行榜
·运动户外用品半价热销
·秋冬汽车保养用品特惠
·电视购物健身器材热销
·摩托罗拉对讲机一对360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