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2001和2003年世界柔道锦标赛冠军米累斯麦里以体重超标为由拒绝与其以色列对手在周日的柔道赛中对垒,从而错失了赢得雅典奥运会金牌的机会。非但如此,此举还使伊朗国家队能否继续参加奥运会受到了人们的质疑。 目前国际柔道联盟正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如何处理这个棘手问题:是只惩罚米累斯麦里一人,还是将伊朗代表团全部逐出奥运会,国际柔道联盟目前尚无定论。
伊朗自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来一直拒绝承认以色列的存在。 伊朗不但不承认以色列,还视这个犹太国家为“肮脏的贱民”,并希望将它毁灭。伊朗国防部长沙姆汗尼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认为以色列是个肮脏的国家,因此我们不愿讨还它在1979年伊斯兰革命前欠我们的债务,因为我们认为那些钱也是肮脏的。”
但法国著名日报《世界报》早些时候曾援引米累斯麦里的话说:“我是一个穆斯林,而且是一名什叶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这一点应该得到尊重。但在竞技场上一个人会忘掉所有这一切。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一次盛会,每一个运动员都可能遇到来自不同国家、抱着友谊和运动精神来参赛的对手。”这也许暗示放弃比赛并非他的本意。
拒绝参赛反倒成英雄
伊朗议会保守派发言人哈达德阿德尔和受到保守派控制的新闻媒体赞扬了米累斯麦里“抗议暴力和占领的英勇无畏行为”,并称他为一个“民族英雄”。哈达德阿德尔说:“你由于支持巴勒斯坦事业而被剥夺参赛资格的事迹将提升你在穆斯林心中的地位”。
伊朗总统哈塔米向伊朗体育组织主席梅赫拉里扎传达信息称:“米累斯麦里为了抗议以色列的恐怖行为和武力侵占巴勒斯坦领土而放弃赢取奥林匹克运动会金牌机会的英勇行为正和我们的心意,这件事将被加载伊朗的神圣史册,”他还补充说,伊朗将视米累斯麦里为真正的世界冠军,这意味着他将和其它在雅典奥运会上赢得金牌的伊朗运动员一样获得国家颁发的10亿里亚尔(合11.5万美元)的奖金。
阿拉伯选手拒绝比赛早有先例 以色列无奈只得经常抗议
周日的事件不是伊朗和阿拉伯国家运动员首次拒绝与以色列运动员对垒。据法新社报道,在2001年的世界柔道锦标赛上,伊朗亚洲冠军哈吉及其队友马赫德便双双回绝了他们的以色列对手拉兹沃佐伊和沙夫兰。
在2003年巴黎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在代表团中一位运动员两天内连续被也门和沙特选手拒绝后,以色列代表团提出了抗议。也门选手阿尔-哈马迪在得知自己的对手是以色列选手艾伦斯基后离开了赛场。一天后,艾伦斯基预定将会晤沙特选手阿尔-马加维,但后者同样拒绝出场。
退出比赛的沙特选手阿尔-马加维被罚禁赛一年,但回国后他却成了民族英雄。他说:“我为我在巴黎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任何一位阿拉伯人或穆斯林拒绝与以色列人比赛都是情理之中的事,因为我们反对以色列入侵巴勒斯坦。”
最后文章希望,无论是谁、信仰什么宗教、居住在哪里,都不要把奥运会跟政治联系得太过紧密!大家不要忘记奥运会除了是一场体育竞技的大会,更是全世界各民族的一次联络感情、化解矛盾、增进友谊的大聚会!全世界都应该这个四年才有的机会,结束纷争实现和平!(陈琰/国传)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