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力士石智勇、乐茂盛包揽男举62公斤级冠亚军,本是叫人欢呼雀跃的快事,但8月18日《济南时报》报道的两人夺牌战的幕后新闻,却叫人有一分隐忧。当石智勇、乐茂盛已稳获冠亚军后,看台上的一位中国教练却高兴不起来,因为此时乐茂盛落后于石智勇。这位千里迢迢前来观战的家乡教练颇为不满,冲动之余竟大声呵斥乐茂盛。本来就因试举失利而不快的乐茂盛如火上浇油,冲过去理论,幸亏被人强行拉住,才没让这幕喜剧变成闹剧。但乐茂盛情绪还是受到影响,最后一举更不理想。
这位来自乐茂盛家乡的教练,并不是中国代表团的成员,只是作为普通观众来现场观摩。在中国队包揽金银牌后,理应高兴才是,怎么做出如此不冷静且影响队员发挥的举动?或许是因为恨铁不成钢,觉得队员不该失利,但根本原因恐怕在于乐茂盛输给队友,使家乡失去了一块被认为很有希望的金牌。在这位教练眼中,地方的这块金牌甚至比国家的金牌更为重要。
这也再次揭示了我国健儿在奥运赛场上的一个独特现象———金牌大战不仅仅是各国之间的竞争,同样也是各个省市之间的竞争。
当然,省和省之间竞争本身无可厚非,但前提必须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全运会的分量在各地体育官员心中极重,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官员的“政绩”,甚至因此出现过地方队为让队员备战全运会而不放其去国家队的事。为此,有关部门制定了将奥运名次计入全运会成绩的规定,就是希望各省全力支持国家队备战,实现“一致对外”。但这依旧难以完全避免负面效应,几乎每份奥运参赛名单背后都有各种传闻,都有人怀疑某地是被“照顾”。平衡各个地方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左右了教练员的排兵布阵。在几人水平接近的情况下,如果在一个项目上没派某地选手上场,则一定要在另一个项目上加以“弥补”。而这就给教练带来了很大麻烦。男子体操团体溃败之后,国内众多媒体就发表评论:一名状态明显不佳的选手却被委以重任,很难找出合理的解释,根本原因就在于地方利益阴魂不散。
但愿媒体的评论都只是猜测,但在奥运的赛场上,的确有这么一道独特的风景:尽管不在代表团名单之列,但各地的体育官员和教练员都浩浩荡荡开赴雅典,名为观摩,实则为本地选手督战。队员夺冠后,一些地方体育官员现场表示重奖,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奖金也比国家给的要高得多,这又能说明什么?当然不是说这些官员和教练不爱国,但在他们心目中,国家利益和地方利益孰重孰轻,就不太好说了。顺便提一句,这么多地方官员和教练到雅典对队员的临场发挥实则没有多大帮助,只能增大压力。而这么多不在名单之列的人到雅典一趟,绝非自掏腰包旅游,这笔不小的开支从何而来?若将此费用花在体育基础建设上,或许还能为国家多培养几位奥运冠军呢。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