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羚羊之一:在那片诗意的绿色的草原上,有狼
1月的青藏高原,正是寒风呼啸、气温降到零下30℃以下的季节,大雪覆盖了荒原。一群藏羚羊紧紧依偎在一起,一头母羊低头看了看身边奄奄一息的小羊,小羊出生才5个月,她轻轻舔了舔小羊的额头,然后坚定地用利蹄刨开积雪,哨了一口下面稀疏干涩的草根,同时本能地一边咀嚼一边扬起头左右张望。昨天夜里它们刚刚逃脱一场血腥的屠杀,它们必须备加警惕,因为现在正是藏羚绒最丰厚的时候、也是偷猎者最疯狂的时候……
20世纪初,确切的说是1903年,英国探险家罗林(C.G.Rawling)来到青藏高原的腹地羌塘地区考察。一天,当他骑着马穿过荒原,翻过一座小山头,来到一个广阔的盆地时,眼前的景象把他惊呆了。他在笔记里是这样描述的:“几乎从我脚下一直延伸到我双眼可及的地方,有成千上万的母藏羚和她们的小羊羔,在极远的天际还可以看到很大的羊群像潮水一样不断的、缓缓地涌过来,其数量不会少于15000到20000只……。”
奔跑的公藏羚羊群
那时候,生机勃勃的青藏高原上生活着总数可能超过100万只的藏羚羊,其它的大型哺乳动物还有:野牦牛、藏野驴、藏原羚、盘羊、雪豹、棕熊……其总数可能达到500万只,那繁茂的景象就如同今天的非洲大草原。90多年过去了,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脆弱的青藏高原早已不是往日样子。最近的调查和乐观的估计表明:藏羚羊目前的数量不会越过75000只!而且正以每年上万只的速度减少。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藏羚羊如此迅速地减少?孤独的羊群还能在高原上保存多久呢?我们对藏羚羊究竟了解多少?每一个关心藏羚羊的人都会这样问。谈到这些,不能不提到一个人——乔治·夏勒博士,一位卓越的博物学家,美国纽约动物学会国际野生生物保育科的主任。1985--1997年,夏勒博士在结束了熊猫研究计划后开展了青藏高原野生动物的研究,13年里,他每年都有好几个月深入实地进行考察,正是他第一个揭开了藏羚羊大规模减少之谜,他可以说是将巴黎贵妇肩上的沙图什披肩与青藏高原藏羚羊减少联系起来的第一人。
1999年10月,我们在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北京办事处的办公室里采访了夏勒博士。他是来中国参加藏羚羊保护国际合作会议的。 头发花白、瘦而高的夏勒博士一边指着他拍的藏羚羊照片一边向我们介绍:“一年夏天在藏北,我们遇到一个很大的藏羚羊群,它们从二道山坡上涌下来,越过骆驼湖碧蓝的湖水,奔上白雪覆顶的山脊。我目送着它们远去,大约有2000只,都是母羊和刚满月的小羊羔。这是母羊在6月下旬在藏西北的某块寒冷的土地上产仔之后带领着羊羔向南迁移的场面。在海拔16500英尺(5000米)的羌塘高原,当成百上干只藏羚羊涌过来的时候,我知道我看到的是一件过去的遗产,因为现在藏羚羊的数目只是20世纪初的1/10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