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前的奥运冠军孙福明,昨天在女子+78公斤级半决赛中,一个疏忽,被古巴名将贝特兰以一本击败。作为这次女子柔道队最有希望夺金的队员,孙福明的失败令人惋惜。
赛后,孙福明的教练刘永福说,孙福明的失败是一个偶然,是“一刹那发生的事情”。然而,偶然之中,有没有必然呢?
偏重进攻 准备不足
中国重竞技中心副主任、本次奥运会柔道比赛的裁判宋兆年告诉记者,孙福明的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孙福明在平时训练中,进攻练得太多,防守几乎不练。一碰到这种大赛,就容易出问题。”
宋兆年常年都在柔道队蹲点看训练。他早就提出,柔道训练中,应该“攻守兼顾”,“两条腿走路”,决不能偏废一项。如果用百分比的话,孙福明一天的训练量中,有90%以上都在练进攻。
“我们的陪练在训练中,主要是被摔,而不是陪着对抗。”这种训练中的偏废,最终导致了孙福明在与强手对抗时,防守生疏。
体重增大 战术要变
在前三届奥运会中,中国队包揽了女柔无差别级的三枚金牌。不过,仔细分析,却发现在最后的决赛中,我们战胜的古巴选手体重与身高都在我们之上。1992年与1996年是古巴名将罗德里格斯。1.88米、120多公斤的罗德里格斯,比庄晓岩(1992年奥运冠军)与当时的孙福明,都更高更壮。2000年,袁华的体重与身高也不如贝特兰(2000年奥运亚军)。
可以说,在前三届奥运比赛中,我们的队员都是以小打大。大个队员,动作慢,但不易被摔倒。我们的训练以进攻为主,迂回进攻,当然是一种正确的策略。
而现在的孙福明(身高1.78米),体重是124公斤,比8年前的她重了“一袋大米”。把她摔倒在地的贝特兰,身高比孙福明高4厘米,体重比她轻20公斤。面对比我们灵活的对手,孙福明怎么还能以进攻为主呢?
众矢之的 准备不足
孙福明的实力,比贝特兰高一截。她的主要对手,应该是最后获得这个级别的冠军田真希。
孙福明与贝特兰最近的一次较量是在2000年。当时孙福明很轻松地击败了她。去年大阪世锦赛,贝特兰是第五名,孙福明拿了冠军。所以这次奥运会,孙福明自然成了各队的众矢之的。
昨晚的半决赛,感觉孙福明好像并没有把贝特兰太放在眼里。贝特兰一推一绊,轻轻松松地就把孙福明摔了下去。这一下,来得太突然,仿佛是一场训练比赛。
但愿孙福明的“一刹那”失败,可以带给人们长时间的思考。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