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笔下蹦出"偶像的黄昏"这个词的时代,还没有电视机,更别提现场直播了.因此,虽然他是超人,也不知道霍尔金娜这个偶像是怎么走到黄昏的,这个上帝(天啊,是圣母玛利亚)是怎么死的.
尼采根本没想到,被他宣判了死刑的偶像,在他死后又诞生了一回,又黄昏了一回.文化研究专家都把电视机的普及认为是大众媒体的一大进步,可观可感可录可放的形式,那些超级英雄不再需要以图画和书籍这样前工业时代的方式缓慢地在人间传播,他们随时可能跳入千家万户,用化过妆,打过灯光的尊容直扑你的视线.偶像诞生了!80年代开始广泛运用的现场直播满足了粉丝的窥视欲,不过悄悄地变成了偶像的墓场--- 无处不在的摄像机用一种全方位的突然的方式把偶像每个毛孔,每个姿态摆放在观众面前的时候,"纤毫毕现"就成了一个悲剧性字眼.
迷恋技术的我们总是叫嚣着,电子器械足以弥补裁判肉眼的不足,一个赛场需要多少台机位才能称为高水平的比赛,却忘却了忠实的摄像机也会击溃心中虚幻的仙境.欧洲杯,一家丹麦电视台专门伺候托蒂,90分钟后,无数少女的春梦男主角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乱吐口水的人.奥运会,体操历史上最优雅的女人也毁了.女子体操个人全能决赛,总是一脸傲然朝向世间的霍尔金娜的一个"起评分为10分的高难度组合动作"展现在全世界面前:她先用右手食指抠了抠脚趾,然后把这个手举到嘴边,吐了点口水在上面,又搓了几下大腿内侧!时间停止在那个时刻.电视机无情无辜地把这一切传递出来,在另外一个房间观看另一场转播的我们可以清晰听到阿村,陈俊锋等人心脏破碎,砸在地上的声音,然后这个噩耗像电波一样传播到每个人的耳朵--完美偶像顿时陷入薄暮茫茫日暗途穷.
电视曾经是霍尔金娜聚集万千宠爱的有力武器,酷爱戏剧表演的她明白该如何运用镜头征服观众,不仅是完美的体操动作,还有那些在镜头一扫而过的狭小时间段内的个人姿态:一贯凶狠的表情,偶尔甜蜜的微笑,还有难得吐舌头的鬼脸..让高傲的皇后形象增加了鲜活的血肉.不过,成于斯败于斯,体操馆内布置的庞大摄像机组除了照顾每个比赛的选手,还有机动的专门用来捕捉那些比赛外的生动细节,可能漂亮的观众情侣正在接吻,可能一个选手刚祈祷了上帝,可能马克.罗伯茨会再次裸露肥大的身躯..幕后的现场编导会在第一时间将这些漂亮的镜头切换到直播频道,很不幸,这次是霍尔金娜抠脚趾和吐口水,那些重复千次的表情,微笑和鬼脸刹那间土崩瓦解.一个体操专家跳了出来,指出霍尔金娜刚结束了平衡木的动作,需要解开缠在脚上的绷带,顺便摸摸脚趾是非常正常的;而且一个高难度的动作可能擦伤了她的大腿,她自然可以去抚摸几下.这些全对,可是我们心目中的幻灭感没有因此而消散--- 在我们内心,美女只能和爱情,鲜花,帅哥,最多是泪水联系在一起,不应该出现任何口水和臭脚丫,电视镜头毁灭了这块神圣的殿堂.残酷的机器不懂得怜香惜玉,电子设备毁灭了世界.
不过,在任何未来科幻电影,导演总要暗示是人类自己导演了世界末日的悲惨结局.为什么穿着紧身衣的举重运动员走上比赛台,有时会挠挠自己的裆部,我们只会微微一笑而过;而霍尔金娜同样正常的动作却会让我们奔走相告?是我们自己,是我们自己的内心欲望.我们想看到偶像,想看到偶像完美,也想看到偶像崩塌。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