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方律师
奥运会应该是运动员的舞台,当裁判成为比赛的主角时,注定纷争就会产生.我们习惯用"黑哨"来统称那些犯下大错的裁判,这样并不公平,要知道裁判也是人,也会犯错,有些错误是正常的,不可避免的,有些则是恶心的,无法原谅的.
红哨---主场优势
"主场优势"在各项国际大赛中几乎都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规则,主场作战的奥运选手历来能享受到一些特殊的照顾,东道主因此往往会在该届奥运会上取得超乎平时的辉煌成绩.但是如果将这种优势扩张到了规则所不允许的范围,那么"主场优势"有时候也会与"裁判丑闻"之间划上等号.比如在1988年 的汉城奥运会上,韩国一方面是在金牌榜上取得了十分辉煌的成绩,但另一方面,也留下了无数具有争议的裁判话题.其中包括在女子乒乓球的双打决赛中,陈静和焦志敏比赛中多次被判罚发球违例,正是在这种干扰之下,这枚金牌最后被梁英子和玄静和这对韩国组合获得.
粉哨---利益联盟
这是一种非常暧昧的情绪.在部分奥运会项目上,存在着一些具有传统优势的强国,他们之间有时候会形成一种利益联盟.比如在体操项目上,随着苏联的解体,体操界出现了大量来自前苏联地区的裁判,尽管这些裁判理论上都分属于各自独立的国家,但由于历史上的渊源关系,他们往往会在具体判罚时联手"抬分"或者"压分",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跳水,花样溜冰等依赖于主观打分的项目.被视为"贵族运动"的击剑则是一个属于西欧国家的传统领地,因此从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始,王会凤,董兆致等中国剑客就不断在法国,意大利等国的对手面前遭遇不利判罚.
青哨---名将效应
阮籍有青白眼,遇到顺眼的就给青眼,很多裁判也有这个习惯,在具体的判罚过程中,往往会更倾向于那些知名选手.1988年 的汉城奥运会上,美国跳水巨星洛加尼斯在参加跳板比赛时出现了头部受伤的情况,于是在接下来的比赛中,裁判们明显在针对洛加尼斯的评分中加入了"同情分"的元素,使得他在表现并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力压来自中国的熊倪和谭良德,独揽跳板,跳台两个项目的金牌.而在本届奥运会上,美国体操选手哈姆很多项目都在动作完成质量并不高的情况下从裁判那里获得高分,最终以并不令人信服的方式赢得男子个人全能金牌.
白哨---追求平衡
为了推动某个项目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裁判们在打分时往往也会考虑金牌分布的"大锅饭问题",最好是白茫茫大地一片最干净.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尽管卫冕冠军李小双在自由体操项目上的发挥近乎完美,但是为了激发起其他国家对于体操运动的兴趣,以及出于补偿雅典没能获得该届奥运会举办权的考虑,这枚金牌最终属于动作难度明显逊色的希腊选手梅利桑尼迪斯.而在本届奥运会女子举重48公斤级比赛,李卓的抓举动作被判罚为犯规,而土耳其对手塔伊兰的类似情况却过关,并非由于裁判们对塔伊兰抱有特殊的好感,而是整个举重界都乐于看到中国女举垄断金牌情况被打破的一幕.
黑哨---贿赂丑闻
确实有裁判被贿赂的丑闻存在.这些裁判为了得到自己的蝇头小利,不惜损害奥运会的声誉,十足是裁判中的败类,也败坏了裁判界的名声.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在2002年的冬季奥运会上,花样滑冰项目上,法国花样滑冰协会主席迪迪埃.盖亚格和法国裁判勒古恩与俄罗斯花协做交易,为俄罗斯双人滑搭档别列日娜娅/ 西哈鲁利泽打高分,导致加拿大双人滑选手塞拉 / 佩尔蒂耶与冠军失之交臂.为此加拿大人提出了上诉,在国际奥委会的干预下并列冠军.错误也是多姿多彩美国人在仰泳决赛中用自由泳动作,还能保留金牌;美国人在跳马决赛中摔出垫子,还能拿9分以上,还能让竞争对手凭空少0.1分.中国人在射箭决赛中被连续取消两个10环成绩,因为听不懂一口希腊英语;中国人在击剑决赛中击中对手两次,可能只会算一次.奥运会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中国剑客的大度雍容,意大利"剑人"的无端耍赖,还有裁判的黑心黑眼.幸好,天道酬勤报应不爽,搞死中国男子花剑的匈牙利裁判被停赛2年,一直占尽便宜的美国人居然把最后一枪射到别人靶上去了.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