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比赛的宗旨是更高、更快、更强,说得通俗一点儿,就是比别人更厉害,而所谓厉害的表现不外就是拿金牌、戴花环,就是争第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花钱最多的地方就是在运动队中,在选手的培养上。如果脱离了这个基本前提,单纯来谈在场馆等外部条件上的节俭,就等于摆了一桌满汉全席,却强调为体现“节俭”不用金碗了,大家群策群力,一起来想主意,究竟用什么筷子什么碟才好?
由于奥运会比赛是四年一届,各国准备的周期不同,如果是个人训练、个人参加选拔赛的,等于是单点自助餐,有多大胃口打多少饭,即使光吃大龙虾,也只是个人消费能力的问题;但如果是举国体制,四年一个周期地练,一切都要依靠国家拨款来进行,就等于是早早支上了满汉全席,四年流水大餐不计成本地开,其成本价格自然也就贵得离谱了。
有人算过一笔帐,征战奥运四年间的花费为67亿,这个数字得到了国家体育局体育经济司副司长刘扶民的证实。不过他说:“每年国家拨款是超过16亿元的,而且将随着2008年的到来逐年上升。” 按照奥运争光计划(1993年公布),从2001-2004年,每年国家拨款增加1亿元,也就是说,如果中国军团在雅典夺得与上届持平的28枚金牌,平均每块金牌的成本大约是2点5亿左右。这是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字,更值得注意的是它们几乎都没有净残值(场馆建设另有专项资金,下文另议),花了就花了,拿到金牌或许还算是有个影,如果比砸了锅,是否就此打了水漂?
而我们目前在谈到“节俭办奥运”的这个话题里,总是强调在场馆、奥运村等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节俭”,却从来不提体育总局在项目培养方面的巨额投资,岂不是缘木求鱼?众所周知,建好一个奥运会场馆,日后老百姓就多了一个健身活动的地方,它放在那里,谁也拿不去,搬不走,起码派个百八十年的用场,几十年的成本摊销下来,也就可以接受了。这其中有着一个本质的区别:花钱建场馆,结果还能全国人民留下一个体育设施;花钱培养队员,结果只关系体育总局这一个单位的盈亏平衡。何去何从,不言自明。
节俭办奥运,本是个深得民心的积极口号,但只怕是在目前的“举国体制”下,佛祖的真经最终被豁嘴的和尚念歪了,到2008我们才惊讶地发现,不该花的钱,掷地有声;最该花钱的地方,反而都给“节俭”了。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