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观察员,不外乎参观场馆,搜集资料,了解的是皮毛;做实习生,不光要看,还要操刀上阵。北京奥组委赴雅典实习人员穆勇说———
本报雅典8月31日电
全程参与雅典奥运会组织全过程的30多名中国实习人员已于日前在雅典结业。作为北京奥组委外派学习的人员,他们将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发挥重要作用。
穆勇,北京奥组委射击竞赛项目专家,每天在雅典上班要换乘3趟车,往返差不多需要4个小时。穆勇说:“我宁可辛苦点做个实习生,也不愿当条件优厚得多的观察员。以前,我也作为观察员访问过雅典,考察过不少赛事,但走马观花地看与自己去做完全不同。做个观察员,不外乎参观一下场馆,搜集一点资料,了解的全是皮毛。实习生不光要看,还要操刀上阵,能学到真本事。”
3个月来,北京奥组委派出的这批实习人员,与雅典的工作人员完全一样地开展工作。虽然没有工作量上的要求,但雅典奥运会一线的每个工作岗位,他们几乎都要去实践一下。“我们最大的收获就在于,不仅能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曲春,北京奥组委帆船项目专家,具有20多年帆船赛事的组织经验。她说:“举办比赛,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赛事的计时、计分系统,我在国内时曾为此煞费苦心:奥运会这么重大的比赛,计时、计分系统该达到怎样的要求和标准?”
到了雅典,曲春才知道自己多虑了,“雅典奥组委将计时、计分系统外包给了指定的专业公司,哪还用我们自己去考虑怎么安装计时装置、怎么设计计分系统软件?没想到,我原本最担忧的一个环节反倒是一件轻松事。不过,新问题也随之而来,那就是与承包商的谈判和各种程式文件的制定。”
奥运会是全球最大规模的赛事之一,对其高度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国内的许多竞赛专家也知之甚少。曲春说:“实际上,竞赛本身的东西,需要掌握的倒不多,因为有竞赛规则在那儿,无论什么比赛都是适用的。最重要的一块是外围。比如与承包商谈判,国际奥委会有自己的一套办法,不经过实习,光听别人说,或光是自己想,肯定了解不到其中的门道。”
在雅典实习,曲春接触的新鲜事物还有很多。“这次奥运会,帆船项目招了100多个志愿者。他们的年龄、爱好、文化程度都可能影响到赛事能否成功举办。比如,操作计时器的志愿者万一出错,那后果可就严重了。以前,国内比赛,甚至一些世界性比赛,对志愿者的需求量都不会这么大,对他们的作用也认识不足。所以,到北京奥运会时,招募志愿者绝对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要不是我在雅典亲眼见到,我肯定想像不到这一点,也不会知道该怎么操作。”
随着雅典奥运会落幕,中国的实习人员将陆续回国,成为北京奥运会各个领域的带头人。“这3个月,我们的压力特别大。奥运会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包含的各种理念和细则决不是30个人在短短几个月内就能学成的。虽然我们感觉收获了很多,其实学到的还只是冰山的一角。”曲春说。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