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体育师范学院原院长、博士生导师孙民治直言:“要让我们的大学里出‘姚明’,至少要等10年。”
在美国,NBA球员中60%来自大学篮球联盟,每年“选秀”的对象主要就是大学生。而在我国的CBA里,还没有哪一名主力球员是来自大学的。
一些专家指出,现在我国的高校体育基本还是“两张皮”:一方面,学校体育课程陈旧,大学生体质下降;另一方面,高校招收特长生和退役运动员组建校队,主要任务是为校争光。学习成绩好的体力不好,运动水平高的学习成绩又往往不好。这样的体制下,运动明星只可能从体校里出来,不可能从高校里出来。
按说,高校不负责培养尖子运动员,在普通学生的体育教学上应该更有优势,实际却不尽然。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毛振明说:“现在的大学体育必修课,大学生一学不会、二学不懂、三学不乐。”其原因在于:课程设置陈旧,不考虑学生的兴趣,千篇一律,面目可憎。
孙民治说:“大学体育走俱乐部的道路是必然。”在国外俱乐部体制下,优秀的运动员都来自学生。体育必修课固然没有了,但是对体育有兴趣、有专长的学生都去参加相应的校俱乐部了。有天赋的学生必然在俱乐部里脱颖而出,并有机会参加社会上更高级别的比赛,直至奥运会。学生不必担心学业压力,因为他们是学分制。看似是一对矛盾的体育和智育,在这里相得益彰。
我们的大学体育离俱乐部有多远呢?人们所熟知的,北大有一个“山鹰社”,它的成员中甚至有人献身登山事业。记者了解到,从今年开始,西安工程学院用俱乐部的形式上体育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课程。虽然这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俱乐部,但毕竟有了一个“壳”。在深圳大学,定向越野俱乐部已经有了1000多名成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沿着这条路坚定地走下去,相信中国高校在不远的将来也会有自己的“状元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