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受到上天格外恩宠的人们大抵都会有这样的烦恼:脚下的路太多了,随便走一条,都将十分精彩。
对于现在的刘翔来说,生活也许不再像跑道一样纯粹而简单。许多事物在跑道的两旁闪烁着诱惑的光芒,试图攫取他的眼神,闯入他的心房。终点还是那个终点,但远远地望过去,终点的标志竟有些模糊,浅浅地,蒙着一层雾霭。
当然,必须承认这一定程度上只不过是我个人的臆想。或许,刘翔的目光一如既往地纯彻透明、执着坚定;或许,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祖国荣誉的珍视早就足以使他变得“百毒不侵”。而之所以整个社会都介入了对刘翔前途的展望、分析和探讨,无非是因为我们已经把他视为一份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的含义是如此鲜明,责任是如此重大,以至于任何一点对其零星的潜在的损害,都能引起我们的思想警觉乃至行为防御。
娱乐圈的“不轨”企图正为“千夫所指”,但从某种角度而言,又不能全怪娱乐圈。唱片公司经理可以理直气壮地辩解:“谁教他生就一副歌星的嗓子?”影视集团老板也可以不无委屈地抱怨:“谁教他的面相集李小龙和周星驰于一体?”娱乐圈有娱乐圈的出发点,何况积极地看,如果刘翔真的能够取代那些懵懂地吟唱着苍白情歌的小男生小女生而成为年轻一代的新偶像,倒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问题在于,好事也有大小之分。宏观而论,娱乐圈再怎么说也“大”不到哪儿去———假设刘翔有朝一日成为了华语歌坛的顶级歌星,唱片销量达到“超白金”;又假设刘翔因主演某部电视剧一炮而红,挂起“超人气”影星的招牌,但与奥运会冠军相比,究竟孰“大”孰“小”呢?那种手举五星红旗跃上世界巅峰的场面,那声“亚洲有我,中国有我”的豪情自白,我想,是一切无病呻吟的男欢女爱都抵不过的。说到底那正是刚才提到过的“精神力量”,它只能壮大,不容萎缩。
至于娱乐圈是否如同某位圈内大腕所说的“最能糟蹋人才”,由于了解不多,我不愿更多地展开议论,但仅仅凭借粗浅的认识,也可以知道它无法给予刘翔一片澄净的天空。一个竞技者的生命里需要一些简单,一些枯燥甚至一些重复,“外面”的世界尽管新鲜,但恰恰可能炮制出某种“精神毒药”,和兴奋剂没什么两样。
媒体也是另一个“嫌疑犯”。当它扮着善良的面目传递关怀的时候,实际上也增加了刘翔的烦恼和困惑。好在刘翔和他的教练孙海平大概已经懂得了如何与媒体打交道,否则,“刘翔在训练中曾经跑出12秒78”这样的“最高机密”就不会直至冠军到手之后才见诸报端了。
为了刘翔,为了四年后的北京奥运,为了中国乃至全亚洲的那份自豪和骄傲,我们的确应该坐回观众席,让刘翔自己安心地去跑。然而,有言道“关心则乱”,也许正是因为我们太珍爱刘翔,太害怕外界的诱惑最终使他失去了自我,所以才……在我们看来,刘翔毕竟还只是一个21岁的大男孩,有时候,他需要一点善意的提醒和温煦的叮嘱。我想,刘翔一定是能够理解并且领会这份良苦用心的,尽管,他也许远比我们想得要更加成熟,更加识大体、明事理。
最后我要说的是:刘翔,我们更想为你歌唱。 晨报首席记者 许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