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尚未过去,中国职业足球却已经深切地感受到了一股发自肺腑的寒意。两年前因资助李铁加盟埃弗顿而名噪足球圈的中国科健集团,号称以零成本转让旗下的深圳科健队,居然无人回应。与之比邻的健力宝集团在原实际控制人张海淡出后,也立即爆发了财务危机。
阴霾密布在经过平安和健力宝两个时代苦心经营,才打造成国内一流强队的健力宝队身上,虽然接任者还没有明确表态是否会抛售俱乐部,但显然这只是时间和方式问题。众所周知,与那些疯狂追逐暴利的所谓资本高手不同,真正的实业家崇尚可持续发展和稳健的经营风格,他们一般不会参与抽风式的“烧钱”、“豪赌”游戏。然而,中国职业足球已然成为一个怪胎,缺乏正经的产业投资和经营空间,只有敢于又有本事烧钱者才或能赌出一线生机。在这种背景下,做实业出身的祝维沙,在治理已深陷严重财务危机和经营危机的健力宝集团时,第一把火或许就是清理类似于足球的不良资产。
大概在年底,我们就会看到那一幕。不过,与其他企业不同,健力宝想退出足球圈既没有那么简单,也会给中国足球造成超乎寻常的震荡。3年前张海接盘平安俱乐部后,施展了一系列“资本高手”们惯用的手法,为了造势或吸引眼球,更为了营造一个尽可能大的融资平台,除了以远高于市场行情的价格挖来一些球星和参与皇马中国行之类的炒作外,还以巨资打造了一个“健力宝系”或“张海系”。现在,新主人既要为杨晨们昂贵的合同买单,更得想法了断那些健力宝系成员。
比如辽宁俱乐部,年初人人以为攀上了一个富爸爸,从此可以远离由打白条、讨债和空头支票编织的生活方式。现在,宛如一枕黄粱梦,不仅大幅度提高效益工资的承诺将落空,连基本工资和奖金也将一拖再拖,了无兑现期。感到莫大恐慌的大概还有上海中远俱乐部,中远将在明年退出足球圈并由健力宝接盘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如果健力宝不干了,那么除非中远能找到新的买主,否则将陷入两难处境:再由自己来搞,其上级和外方股东很难批准;散伙不玩了,原来的投入就全打水漂了,上海方面也通不过。
可是以时下的宏观经济环境和中国足球氛围,要找到一个愿意出类似健力宝那样价钱的买主又谈何容易!
据说辽宁俱乐部暂时由当地政府托管,问题是,政府托管职业足球算什么事儿,又能托管多久呢?更值得一问的是,从兰格、国力到科健、健力宝,再到风闻也已心生退意的实德、颐中,和大幅度收紧银根的金德、申花等等,曾经被认为穷得只剩下钱的中国职业足球何以遭受全行业的资本危机?
表面上看,是相关俱乐部“择偶不当”,傍上的大款多是些用银行的钱玩空手套白狼把戏的“资本高手”和主要看重足球社会影响力的国资玩家。资料显示,两年前科健集团拍出100万英镑赞助李铁时,其资本负债率就已经高达80%,即净资产仅18亿却有15亿的负债。这样的企业竟然出巨资又是赞助李铁又是收购球队,其动机不值得怀疑吗?又曾有谁去审核其在上市公司的耀眼光环下的真实资产质量?
根本的症结还在于,不彻底的职业化改革留下了莫大的体制黑洞。由于足协及其下属公司垄断了从联赛冠名权、主赞助商、场地广告到电视转播权等大部分的足球资源,又动辄强制联赛让道,使得各俱乐部尽管在一线、后备梯队、场地基地和品牌建设方面投入巨大,但正常和正当的足球产业经营根本无法展开,已经10年了,几乎所有俱乐部还处于巨亏的状态中。
投入与产出的严重失衡,以及投入主体与收益主体的换位,迫使企业要么认赔退出,要么走上旁门左道。很多职业足球俱乐部既是某些人的寻租工具,也是某些企业与当地政府的交易筹码,甚至还是设置巨大小金库和进行洗钱套利的避风塘,惟独看不到曾对中国足球水平的提高起过什么正面作用。
我们注意到,去年红塔和现在健力宝,都是在球队苦心经营几年,正在出成绩的当口横遭变故,个中原因显然已超越了足球本身。在我们看来,曾经十分红火的职业联赛落到一地鸡毛的地步,以及应该是稳赚不赔的“中国之队”项目现在也运转困难,都是必然的。中国足球改革差不多已经走进了一个死胡同,必须推倒重构。(周文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