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挪威一战开场仅42秒的失球,给里皮敲响了警钟。内斯塔与马特拉齐的组合在造访冰岛时便吃过两记闷棍。意大利人引以为傲的防线,尤其门前重地双中卫,早已不是那么回事了。
明摆着的是,待卡纳瓦罗伤愈归队,马特拉齐就得让位。卡纳瓦罗与内斯塔一直被认为是全世界最优秀中卫组合之一,在意大利人心目中,只恐去掉那个“之一”也能欣然领受。
不过,从几届大赛的实战效果看,两人的配合却无太多可夸耀的记录。自这对组合成军以来,绝少真正出彩时刻,相反形势决定意大利非坚守到底不可时,他们并不令人放心。
1996年奥运会,卡-内组合首次担纲,结果意大利连负墨西哥、加纳,两战丢4球,居然连第三场都不用打即告淘汰。1998年世界杯意大利对智利,萨拉斯高高跃起力压卡纳瓦罗头顶破网的场景,被国际足联做成世界杯宣传图标,而内斯塔在小组第三场对奥地利时严重受伤抬下火线。到2000年欧洲杯,卡-内终于在半决赛对荷兰时有了一次征服人心的表演,不幸决赛上苦撑到最后30秒垮坝。
2002年世界杯上,卡-内两人吃牌的吃牌,养伤的养伤,淘汰赛对韩国时已只能双双缺阵,给人留下不愉快的回忆。2004年欧洲杯预选赛客战塞黑,上半场1比0领先后进入漫长的死守战,终于还是熬到80多分钟被扳平。幸运的是当时芬兰逼和威尔士,才使意大利对威尔士4比0大捷后辛苦夺来的榜首位置,不至于再度丢失。悲剧到决赛阶段时还是发生了,关键战对瑞典,当意大利体能下降已无力大幅度出击,需要死守确保胜果时,终于在第85分钟宣告失守。
一支靠防守反击起家的球队,防守要还有问题,如何能成气候?
1998年世界杯、2000年欧洲杯是意大利走得相对较远的两届大赛。1998年意大利打入前八,与后来的冠军队法国互射点球落败;2000年打入决赛再次对阵法国,在只剩30秒时功败垂成。为何同样挨批“保守”,老马尔蒂尼、佐夫成绩却好过特拉帕托尼?因为他们走传统道路,发挥锁链特长。
1998年世界杯,意大利队除了卡纳瓦罗、内斯塔外,尚有科斯塔库塔,即使后来伤了内斯塔,还有老将贝尔戈米顶替。2000年欧洲杯,除了卡-内两人外,再加了个尤利亚诺,左右两边收缩,实战中意大利几乎形成五后卫、三中卫的防线,人海战术安全第一。可是特拉帕托尼高估了卡-内组合的实力,尤其在2004年欧洲杯上,照搬4231阵型,只依赖双中卫的防守,混凝土本来就有裂缝,现在更不坚固了。
但除了内斯塔与卡纳瓦罗,其他的意大利中卫就更等而下之。现在的主要替补,无非也就是马特拉齐与费拉里。“拳王”马特拉齐给人的印象,除了米兰德比时那几招撩阴腿,便是外战中的惊慌拙劣(比如欧洲杯上对保加利亚奉送的点球)。费拉里经验尚不足以应付高压力的重大赛事,否则也不会以超龄身份增援国奥队,却在奥运半决赛对阿根廷时严重失误成全特维斯。
现在,中前场已注入吉拉迪诺、德罗西这样的新血,中卫还有谁?总不见得再将尤利亚诺抬将出来。
防守本是意大利国粹,只有在不丢掉传统风格的基础上循序渐进,才有成功希望。否则,任何转型变革都是水中捞月。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