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半个月,中青队的小将们就将踏上亚青赛的征程,此前中青队曾参加了1997和2001两届世青赛的比赛,对于这届肩负获取2005年世青赛参赛权的中青队来说,无论比赛的结果如何,全部人马都来自职业队就已经算得上是一个奇迹了。
相信2001年中青队1:2负于阿根廷青年队的那场比赛仍然会让许多球迷至今难忘。回想当年的那支国青队,除了高明、曲波、马亮和阎嵩已经在甲A联赛中崭露头角之外,其余大部分球员还在甲A的二、三线队中,或者还在参加乙级和青年联赛。
在参加亚青赛的预选赛时,中青队仅仅在开赛前一个多月才匆匆组队,谁能相信现在任意球功夫了得的徐亮,那个时候在预选赛中连点球都罚不进呢?就是这样一支水平参差不齐的球队,在世青赛上却一炮打响,即使在面对最后的冠军阿根廷青年队时也丝毫不落下风,反倒是对手担心我们的反击速度,在后场囤积了7名防守球员,而只有4名球员在前场负责进攻,这也是阿根廷青年队在那届世青赛中唯一出现的一次“脱节”现象。如果替补出场的马亮能将进在咫尺的那个头球顶进的话,也许比赛的结果会发生变化。面对当时已经在世界上小有名气的这些阿根廷“大牌们”,中青队在气势上和场面上都曾占据过主动,只是比赛经验上的不足才最终败下阵来。
在过去的三年里,中国足球经历了打进世界杯和夺取亚洲杯亚军的喜悦,与中国足球取得的一点点进步相比,我们的近邻日本和韩国已经通过2002世界杯为亚洲足球争得了无上的荣誉。就拿刚刚结束的亚洲杯来说,东亚球队占据了前两名的位置,特别是日本还蝉联了亚洲杯冠军,透过这些现象,联赛质量的提高才是真正的本质。
在亚洲足球的布局当中,中日韩三国的联赛质量已经大大超过了其他国家联赛的水平,尽管财大气粗的卡塔尔人花重金请来了世界足坛的过气大牌,但这种联赛却是中看不中用的,不过是给那些王公贵族们用来享乐的工具罢了。人家来踢球看中的是大把的钞票,而并非“足球扶贫”,卡塔尔本国球员在这种联赛当中得到的只是与这些明星近距离接触的机会,要不在冲击2006世界杯的关键时刻,卡塔尔方面为什么还要到处找人加入卡塔尔国籍呢?
中国的职业联赛只有10年的经验,与日韩相比我们的联赛在质量上还有一段差距,可是对于青年球员来说,我们却已经同日韩甚至是世界上足球水平发达的国家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联赛已经成了他们成长的摇篮。
就拿沈祥福执教的国青队来说,除了四人已经能在联赛中打上比赛之外,其余队员都还在预备队或是青年队中“服役”,对于主教练来说,这纯粹是一支青年队,主教练在技战术方面的一些意图很难在比赛中真正得到发挥。
仅仅三年的时间,这一切却发生了悄然的改变。尽管中青队的绝大部分球员都不被人所知,但是这支国青队却是一支全部由职业球员所组成的球队。
来自山东鲁能队的周海滨是中青队名气最大的球员,尽管在实力强劲的鲁能队中还找不到主力的位置,但年近19岁的周海滨已经成为了国家队中的常客,并参加了刚刚结束的亚洲杯,即使是在亚青赛即将来临之际,主教练殷铁生也不得不将周海滨拱手交还给国家队,可见周海滨在哈恩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另外三名国脚,来自四川冠城队的冯潇霆、赵旭日和来自沈阳金德队的陈涛也是殷铁生手中的重要棋子。冯潇霆是国青队中唯一一名入选过国家队、国奥队和国青队三支国字号球队的队员,在已经结束的8轮中超联赛中他首发打满了全部比赛,目前已经是四川冠城队的后防中坚。赵旭日是同周海滨一起入选国家队的,由于伤病的困扰,赵旭日离开了国家队并错过了前6轮的联赛,但是在伤愈之后,赵旭日很快恢复了状态,不仅首发参加了7、8两轮的联赛,而且也站稳了中青队主力的位置。年仅19岁的陈涛也是首发打满了前8轮的中超联赛,更为重要的是金德队的5个进球中,有2个是陈涛贡献的,凭借在中超联赛中的出色发挥,陈涛在亚青赛结束后就将圆了进入国家队的梦想。
除了上述四人之外,来自四川冠城队的刘宇和谭望嵩也分别在联赛中首发过6场和4场;来自北京现代队的阎相闯在联赛中首发过4场并攻进过1球;来自上海申花的毛剑卿和来自山东鲁能队的苑维玮,虽然分别只在联赛中替补出场过3次和1次,但是在中超杯的比赛中,两人却获得了首发出场的机会。
另外,来自中甲俱乐部的球员也都成为了各自球队中的主力,其中大连明珠队的朱挺和邹游还分别在联赛中攻进了2球和3球;而来自珠海中邦队的王寿挺在联赛中也有1球入帐。加上在比利时安特卫普队连连进球的董方卓,以及韩国蔚山现代队的蒋亚非,这支中青队的阵容可谓空前豪华。
以往在失利之后,外界总是喜欢把责任归咎为队员没有荣誉感,或者是队员的技术和体能差距太大,而对于如今的这支中青队来说,技术和经验已经不再是问题,这一点在今年土伦杯上1:0击败巴西青年队,和热身两胜韩国青年队的比赛中便一目了然。当机会来临的时候,命运就只有把握在他们自己手中了。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