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路朝天 各走一边--CUBA与“大超”忙争先(图) |
|
|
SPORTS.SOHU.COM 2004年9月15日14:55
体坛周报
|
|
特约记者小柯 报道向晚时分,华中科技大学校园里,参加军训的新生已经收队归营,在体育馆里,华中科大男篮仍在挥汗苦练。“跑快点,注意节奏!”主教练白江的咆哮声像鞭子一样抽打在队员身上。
“10月有两项比赛,CUBA总冠军挑战赛和‘大超’联赛,”白江的语气中带着一丝焦虑,“尤其是‘大超’联赛,常规赛就有14轮,每周一场球,到时候全部精力都得投入到比赛上面,所以从夏训开始,我们基本上是一天三练,除了早操和下午,每天晚上7点到9点还要练。”
成为总冠军挑战赛的赢家,意味着摘取CUBA王冠上最耀眼的珍珠,但每个人也十分清楚,由于参赛目标的转移,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是完成球队转型和人员重组,和“大超”联赛对接。
“大超”的全称是中国大学生男子篮球超级联赛,据了解,参加首届“大超”的16所院校中,有9所是CUBA联赛的积极参与者,这些院校不想告别CUBA,亦无法拒绝“大超”。已经推行6个赛季的CUBA联赛是目前国内运作最成功的高校体育赛事之一,,每年有700多支高校代表队参加预赛;而“大超”联赛则是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和中国篮协共同开发的一块试验田,汇集了国内一批著名学府,这两项赛事都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为中国篮球培养和输送后备人才的口号,但由于自身定位和办赛理念不同,所选择的路径和模式也截然不同。按照有关规定,参加“大超”联赛的运动员不论是否符合CUBA联赛的参赛条件,均不得同时参加CUBA联赛,这就意味着除个别院校可以同时组织两套人马,对大多数院校来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CUBA和“大超”有侧重
是否允许在中国篮协注册的运动员参加比赛,是CUBA和“大超”的本质区别。
对于“大超”倡导的理念,熟悉高校篮球发展历史的人并不陌生。1985年,当时的国家教委就颁布了专门的指导性文件,规定了高校招收专业运动员的录取条件和标准,并在全国指定了一批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当时主要出发点有两个,一是配合国家体委解决退役运动员的出路,二是带动高校课余体育训练水平的提高。但随着时间推移,体工队建制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受到严重冲击,在1998年CUBA联赛推出的时候,当年的12所试点院校,以退役运动员为主的仅剩下3所。正是看到这一趋势,CUBA联赛才提出了建立小学—中学—大学篮球人才培养体系的主张。
CUBA联赛始终把维护业余体育的纯洁性放在第一位,调动了广大院校的参赛积极性。但同时大多数从中学上来的运动员没有接受过专项训练,联赛整体的提高与外界的期望值有一定差距。但CUBA组委会坚持“积弊不可顿革”的思路,采取“渐进式”改革,而“大超”则大胆采取了“跨越式”改革。
在今年6月1日举行的“大超”联赛新闻发布会上,大体协秘书长杨立国和中国篮协副主席胡加时表达了同一个意思:“大超”联赛的诞生,标志着高等院校成为中国篮球后备力量培养的重要基地。
4月27日在成都,中国篮协有关领导也用类似措辞表达了与CUBA联赛的合作意向,当时的情形是:双方大致敲定了一份有关CUBA和青年联赛的整合方案,计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比赛交流,组织由CUBA联赛前四名和青年联赛前四名参加的对抗赛,第二阶段是赛制整合,从青年联赛抽调四到八支球队分散到CUBA联赛的各个赛区,第三阶段将取消注册球员不能参赛的限制。
相比CUBA的“三步走”计划,“大超”给人的感觉是一步到位,凡入大学年龄不超过24岁,参赛年龄在28岁以下的注册球员均可以参赛。两相比较,中国篮协更喜欢这种直截了当的解决方案。
“大超”能否挑起重担?
“大超”真的能成为出产职业球员的沃土吗?
CUBA创立至今,在培养高水平球员方面并非没有值得圈点之处,效力广东东莞新世纪队的王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入大学前,没有一家俱乐部和体工队看上他,但王晶不仅率领武汉理工队历史性打入CUBA八强,还赢得了职业俱乐部的青睐,成为东莞新世纪队的主力。
按照“大超”组委会的规划,“大超”将建立一个与CBA联赛相近的竞赛体制,16支参赛队划分为南北两大区,比赛分三个阶段。常规赛阶段,每队打14场比赛,而CUBA由于参赛队远远超过“大超”,采取以赛会制为主的赛制,八强赛阶段采取主客场淘汰制,分区赛阶段每队只有4至6场比赛。
让运动员提前适应职业联赛的密度和强度,积累经验,是“大超”制定赛制的出发点,但大学联赛采取“职业化”赛制,不仅没有先例,也存在很多棘手问题,很多具体环节如比赛经费、赛区管理、整体包装等问题解决起来有一定难度。虽然“大超”已经有划拨参赛和组织经费的计划,7月份,组委会还专门邀请美国拉拉队教练来华培训,但统筹协调工作将十分艰巨。
更重要的是,以什么标准来衡量“大超”是否真正成为篮球人才的后备基地?
数量和质量是硬性指标,但更有意义的是,只有在高校接受全日制本专科教育的运动员,才能进入评价范围。如果只是学籍挂靠在某所高校,只在赛季期“访问”一下母校,这样的运动员取得成功,很难说是高校体育的一大突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大多数CBA球队已经从体工队转制为职业俱乐部,梯队建设和青少年培养已经成为俱乐部市场行为的一部分,二三线队员和一线队员一样需要签订劳动合同,因此有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的球员即使有读大学的愿望,也不可能选择学校,目前大多数俱乐部对高校的训练水平并不认可。真正“行动自由”并且有读书愿望的是退役运动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超”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