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中国篮球在爱琴海岸的命运瞬息万变。在那个彩色的克里尼克体育馆里,作为前方记者,我见证了中国篮球在那些日子里的起起伏伏。同时也不断惊叹于那个被称作“小李飞刀”的大连男人,是如何坚守着一种叫做信念的东西,并不动声色地制造着一次又一次的惊喜。
中国男篮闯进前八的那天夜里,现场的很多人都哭了。而中国男篮中,记者们只看到了李楠眼眶里那忍了很久,最终没有流下来的眼泪。
那晚,那强忍着的眼泪震撼了现场的每一个人。
那时,我想,多少年后,当人们已经忘记他的三分球,忘记他的飞奔,忘记他的总是平静的表情,却忘不了那一刻,他满眼的泪水。
上周,巴特尔即将签约纽约尼克斯的事情,成为了篮坛的大事。
“我还是支持大巴到NBA去打,不管怎么样,谁都希望在高水平的联赛里锻炼呀,对自己总归是有好处的。”在很多人质疑巴特尔继续闯荡NBA的选择时,李楠给予巴特尔的是坚决的支持和鼓励。
“李楠是个重朋友重义气的人,除了在球场上的责任心,对朋友还是对家人,李楠都是非常专注的人。”巴特尔说。
巴特尔是李楠最好的朋友,大巴闯荡美国的这些日子,无论春风得意还是漂泊落寞,都会时不时地给李楠打来电话,聊一些他们之间的话题。那天,巴特尔又出发了,这一站的目的地是纽约。那天,并不壮大的送行人群中,有李楠。
我们叫他“小李飞刀”,人们还会把他称作“微波炉”、“霹雳火”、“小钢炮”等等。
而李楠自己,更喜欢“微波炉”一些。他说比较贴切一些。
那回,八一队和奥神在北京打比赛。八一队一开局总是热不起来,以4比12落后。主帅王非一挥手,因为腿疼走路都不利索的李楠上场了。
上场后,他开始“满场飞”。先是大跨步,突破对方2.10米高的中锋勾手上篮成功,瞬间又一个远投入筐,接着溜底线,来了一个背投中的。电视解说员兴奋地报告:“才一分半钟,李楠就得了7分。”
接下来的比赛成了李楠的个人表演:摘了9个篮板,投进12个三分球,罚球9罚9中,那时篮筐于他,成了大海。一次他罚球时,队员居然劝到:“李楠,差不多就得了。”
当李楠跛着脚被换下场时,全场掌声雷动。电视解说员也禁不住赞道:“他真不愧是一台球场‘微波炉’,预热快,上场就能火。”
从此,“微波炉”便广为流传开来。
还有,因为他能跳,一进三秒区就蹦起来,人们叫他小钢炮;因为他总是要和对手交火,人们叫他霹雳火;因为他总是不动声色置敌于死地,人们叫他“冷面杀手”。
而我们,更愿意叫他“小李飞刀”。
这样的年代,不张扬的人不多,有能力而不张扬的人更少。
而李楠总是很安静。
且不和姚明比。李楠既没有好友巴特尔那般经历的曲折,也无刘玉栋那般传奇的记录,甚至没有队友范斌的悲情。他好像从不大声说话,也不会语不惊人死不休。
他说着那些实实在在的话,做着实实在在的事。
然后在沉默中,让对手感受着那一剑逼人的寒气。
信报记者刘静
转自搜狐
|